------------
版权信息
二十多年前,平泉行署所在地平泉市不过是一座市区人口不足二十五万的小城市,最豪华的建筑是建于市中心的平泉饭店,楼高不过五层而已。那时候天总是蔚蓝,人们的视力也很好,站在平泉酒店的主楼楼顶,不仅可以看见挤满自行车流的狭窄街道、像火柴盒一般密密麻麻的平房,还可以看见城南波光粼粼的樾河,像缎子般缠在城市的脖子上。
如果往西看,在城市的西部,是一片茂密的浓绿,与城市灰色的主色调迥然不同,那就是红星机械厂所在。建于五十年代初期的红星机械厂是平泉市的骄傲,那是一座隶属于中央部委的大厂,其产值曾占据平泉市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这所国营大厂占地面积极广,差不多占据了当时平泉市区六分之一的地盘。那时候征地很容易,一纸文书下达,好几个村庄便推平了,村民们或者被招入厂里转为了工人,或者迁到了别处,一座雄壮浑大的企业便矗立在城市的西郊。
红星厂的职工在市民面前总带着难以掩饰的优越感。从那个红色的时代,怀揣建设祖国梦想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奉调来到平泉,组建了红星机械厂,职工自然带着各色各样的方言口音,在平泉慢慢融会为一种特色方言――融合了东北口音的普通话(红星厂的建厂元勋多来自东北),平泉市民称其为红星话。走在街上,只要一开口,红星人彼此便可轻易辨识出来。
那天下午,六名红星子弟不约而同地在同一时间登上了平泉饭店的顶楼平台。他们实际是两伙人,却同为红星子弟中学同一年级的同学。不过,由于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他们彼此并非朋友。孙敦全、陶唐、周鸿友及徐德光是一伙,罗少兴和唐一昆是另一伙。前者是好学生,有望在一星期后的现代科举中蟾宫折桂。姑父是平泉饭店经理的周鸿友将三位发小约至饭店狠吃了一顿,酒足饭饱后登上了主楼顶部的平台,来了一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做了尽情的展望和畅想。
他们四人中,徐德光的功课最为出色,一直“盘踞”在年级前三名岿然不动,稳稳的一个清华北大没跑了。周鸿友和陶唐都是理科生,按照老师的分析,重点大学应当没有问题。孙敦全是唯一的文科生,目标盯住了南京大学,因为他听说南大的历史系是最强的,而他一直喜欢历史。但老师认为实现他的目标有些困难。
罗少兴和唐一昆是另一类人。他俩已经放弃了高考,他们也是来平泉饭店吃饭并探讨前程的,不过和那几位的理想完全不一样。唐一昆脑子里总是盘算着各种在罗少兴看来严重不靠谱的赚钱念头,倒卖一种叫838的计算器,晚上跑到工人俱乐部广场卖呼啦圈……十八岁的唐一昆已经有了两年做生意的经历,并且确确实实赚了些钱。今天这顿饭自然是唐一昆掏的腰包。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倒卖国库券很容易挣钱!如果本钱足够大而且信息灵通,其中的利润极为惊人。他约了好朋友罗少兴吃饭,是想让罗少兴也参一股。他知道罗少兴家里殷实,而且颇有些有来头的亲戚。
变故不经意间就发生了,谁也难以料到。当陶唐听到凉台另一边的唐一昆和罗少兴开始评论吕绮时,终于忍不住了。吕绮是班上最漂亮的女生,也是陶唐暗恋了两年半的女神。
罗少兴正在评论本年级的漂亮女生,他对唐一昆的审美观嗤之以鼻,“周丽华算个屁!除了皮肤白,那点比得上吕绮?瞧她那张大饼脸就恶心,还嗲声嗲气,便论白净,吕绮也不比她差。”
“闭上你的臭嘴!”嘴里喷着酒气的陶唐怒气冲冲地冲到罗少兴跟前,一把薅住了罗少兴的衣领,“你再说吕绮一句试试?”
“老子爱说谁就是谁,要你管?”罗少兴挣了下没挣脱,“陶唐,别惹老子翻脸哦。”他和陶唐其实很熟,俩人原来经常在一起打篮球。
如果在平时,陶唐未必敢挑战罗少兴,因为罗少兴算是红星一中的一霸。但今天喝了不少白酒,情况就不同了。
“啪”一记清脆的耳光扇在了陶唐脸上,立现几个鲜红的指印。
陶唐反应极快,一拳捣在了罗少兴肚子上。
“**的敢动手!”唐一昆扑上去踹了陶唐一脚。
架就这样打起来。二对四,实际是二对二,罗少兴对陶唐,唐一昆对孙敦全。胆小的徐德光和周鸿友只是拉架。
四个少年没想到搞出了命案。混战中,拉架的徐德光被挤下了半人高的护栏,像个麻袋直直摔在了饭店主楼前的水泥广场上,当场殒命。一个极有希望考入国内顶级名校的尖子生的生命就这样意外凋谢了。
这就是当时轰动平泉的“702”案件。结果是罗少兴以过失伤人罪被判刑三年。陶唐被拘留十天,错过了当年的高考。
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702”案件在平泉人心中早已淡忘,除掉不幸罹难的徐德光,其余五个当事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如今,周鸿友已是平泉市主管市政规划、交通、城建的副市长,成为平泉市的实权人物。
早早展露商业天赋的唐一昆果然做成了一番惊人事业,自南下岭南倒卖电子计算器始,唐一昆手创年销售总额数百亿的东湖实业集团。他的东湖实业营销规模和利税已是省内民营第一,唐一昆雄踞平泉市食物链的最顶端。
因“702”案件延迟了一年上大学的陶唐毕业后进入燕京某部委机关,几经升迁,如今是由中央某部委改制成立的辉煌集团总部政研室主任。如果算级别,比周鸿友只高不低。不过在当今,国资委直管的央企,至少在表面上与公务员级别脱钩了。
因“702”事件入狱的罗少兴蹲了三年大狱才获释,出狱后,先是在唐一昆资助下做了个小买卖,几年后卷入一起涉黑贩枪大案再次入狱,老婆也因此与他离婚了。这一次又蹲了三年,再度自由后彻底投靠了唐一昆,现在是东湖房地产公司的保安部主管。东湖房地产公司已经上市,其高管人员薪酬是出了名的丰厚,罗少兴在平泉也算是个人物。
比起上述几位,当年也算意气风发的孙敦全混得就差多了。可能是怯场的缘故,也可能是“720”事件的影响,孙敦全的第一次高考砸了锅。别说是南大了,连大专线都没够上(八十年代高考入学率还很低)。只好选择复读。他听了陶唐的劝说,和陶唐一同到市八中复读了一年,尽管文理殊途,但却加深了彼此的友谊。不过,陶唐在次年考入了复旦,但孙敦全的成绩依然很不理想,刚过本科线。他有些心灰意懒了,随便上了一所师专,毕业后回到红星中学当了历史教师,却看不惯校长的做派,屡屡和校长发生冲突。那时红星子弟中学尚未移交地方,于是校长借故将其赶出了学校,交回了公司人事部门,被下放车间当了两年镗工。因为他的文章写的好,又被调入宣传部做了厂报编辑。孙敦全却因此变得愤世妒俗,总是和领导搞不好关系,终于利用减员增效的政策领了一笔安置费和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成为了一个自由撰稿人。先是利用在厂报建立的关系给《平泉晚报》文艺副刊写些豆腐块的文章混饭吃,后来发现当网络写手也是不错的职业,竟然写出三部颇受欢迎的历史类网络小说。不过,他的家仍在红星,妻子曾是他在红星一中的同事,如今红星一中已经整体移交市教育局。
“702”事件还有一个主角――事件因其而起却不负任何责任的吕绮如今是红星公司发展规划部的副主任。虽然比不上“702”事件的几位主角大红大紫,但在红星子弟中也算成功人士了。如今的红星厂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荣光,其员工平均收入已跌至平泉市平均工资线之下。不过,身为红星中层处级的吕绮收入却不算低,除了正常的工资外,年底还有一份不菲的绩效兑现。当初,红星公司是总部确定的薪酬改革试点单位,在红星公司普通员工眼中,最大的成果就是拉开了干群的收入差别。
------------
引子
二十多年前,平泉行署所在地平泉市不过是一座市区人口不足二十五万的小城市,最豪华的建筑是建于市中心的平泉饭店,楼高不过五层而已。那时候天总是蔚蓝,人们的视力也很好,站在平泉酒店的主楼楼顶,不仅可以看见挤满自行车流的狭窄街道、像火柴盒一般密密麻麻的平房,还可以看见城南波光粼粼的樾河,像缎子般缠在城市的脖子上。
如果往西看,在城市的西部,是一片茂密的浓绿,与城市灰色的主色调迥然不同,那就是红星机械厂所在。建于五十年代初期的红星机械厂是平泉市的骄傲,那是一座隶属于中央部委的大厂,其产值曾占据平泉市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这所国营大厂占地面积极广,差不多占据了当时平泉市区六分之一的地盘。那时候征地很容易,一纸文书下达,好几个村庄便推平了,村民们或者被招入厂里转为了工人,或者迁到了别处,一座雄壮浑大的企业便矗立在城市的西郊。
红星厂的职工在市民面前总带着难以掩饰的优越感。从那个红色的时代,怀揣建设祖国梦想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奉调来到平泉,组建了红星机械厂,职工自然带着各色各样的方言口音,在平泉慢慢融会为一种特色方言――融合了东北口音的普通话(红星厂的建厂元勋多来自东北),平泉市民称其为红星话。走在街上,只要一开口,红星人彼此便可轻易辨识出来。
那天下午,六名红星子弟不约而同地在同一时间登上了平泉饭店的顶楼平台。他们实际是两伙人,却同为红星子弟中学同一年级的同学。不过,由于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他们彼此并非朋友。孙敦全、陶唐、周鸿友及徐德光是一伙,罗少兴和唐一昆是另一伙。前者是好学生,有望在一星期后的现代科举中蟾宫折桂。姑父是平泉饭店经理的周鸿友将三位发小约至饭店狠吃了一顿,酒足饭饱后登上了主楼顶部的平台,来了一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做了尽情的展望和畅想。
他们四人中,徐德光的功课最为出色,一直“盘踞”在年级前三名岿然不动,稳稳的一个清华北大没跑了。周鸿友和陶唐都是理科生,按照老师的分析,重点大学应当没有问题。孙敦全是唯一的文科生,目标盯住了南京大学,因为他听说南大的历史系是最强的,而他一直喜欢历史。但老师认为实现他的目标有些困难。
罗少兴和唐一昆是另一类人。他俩已经放弃了高考,他们也是来平泉饭店吃饭并探讨前程的,不过和那几位的理想完全不一样。唐一昆脑子里总是盘算着各种在罗少兴看来严重不靠谱的赚钱念头,倒卖一种叫838的计算器,晚上跑到工人俱乐部广场卖呼啦圈……十八岁的唐一昆已经有了两年做生意的经历,并且确确实实赚了些钱。今天这顿饭自然是唐一昆掏的腰包。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倒卖国库券很容易挣钱!如果本钱足够大而且信息灵通,其中的利润极为惊人。他约了好朋友罗少兴吃饭,是想让罗少兴也参一股。他知道罗少兴家里殷实,而且颇有些有来头的亲戚。
变故不经意间就发生了,谁也难以料到。当陶唐听到凉台另一边的唐一昆和罗少兴开始评论吕绮时,终于忍不住了。吕绮是班上最漂亮的女生,也是陶唐暗恋了两年半的女神。
罗少兴正在评论本年级的漂亮女生,他对唐一昆的审美观嗤之以鼻,“周丽华算个屁!除了皮肤白,那点比得上吕绮?瞧她那张大饼脸就恶心,还嗲声嗲气,便论白净,吕绮也不比她差。”
“闭上你的臭嘴!”嘴里喷着酒气的陶唐怒气冲冲地冲到罗少兴跟前,一把薅住了罗少兴的衣领,“你再说吕绮一句试试?”
“老子爱说谁就是谁,要你管?”罗少兴挣了下没挣脱,“陶唐,别惹老子翻脸哦。”他和陶唐其实很熟,俩人原来经常在一起打篮球。
如果在平时,陶唐未必敢挑战罗少兴,因为罗少兴算是红星一中的一霸。但今天喝了不少白酒,情况就不同了。
“啪”一记清脆的耳光扇在了陶唐脸上,立现几个鲜红的指印。
陶唐反应极快,一拳捣在了罗少兴肚子上。
“**的敢动手!”唐一昆扑上去踹了陶唐一脚。
架就这样打起来。二对四,实际是二对二,罗少兴对陶唐,唐一昆对孙敦全。胆小的徐德光和周鸿友只是拉架。
四个少年没想到搞出了命案。混战中,拉架的徐德光被挤下了半人高的护栏,像个麻袋直直摔在了饭店主楼前的水泥广场上,当场殒命。一个极有希望考入国内顶级名校的尖子生的生命就这样意外凋谢了。
这就是当时轰动平泉的“702”案件。结果是罗少兴以过失伤人罪被判刑三年。陶唐被拘留十天,错过了当年的高考。
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702”案件在平泉人心中早已淡忘,除掉不幸罹难的徐德光,其余五个当事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如今,周鸿友已是平泉市主管市政规划、交通、城建的副市长,成为平泉市的实权人物。
早早展露商业天赋的唐一昆果然做成了一番惊人事业,自南下岭南倒卖电子计算器始,唐一昆手创年销售总额数百亿的东湖实业集团。他的东湖实业营销规模和利税已是省内民营第一,唐一昆雄踞平泉市食物链的最顶端。
因“702”案件延迟了一年上大学的陶唐毕业后进入燕京某部委机关,几经升迁,如今是由中央某部委改制成立的辉煌集团总部政研室主任。如果算级别,比周鸿友只高不低。不过在当今,国资委直管的央企,至少在表面上与公务员级别脱钩了。
因“702”事件入狱的罗少兴蹲了三年大狱才获释,出狱后,先是在唐一昆资助下做了个小买卖,几年后卷入一起涉黑贩枪大案再次入狱,老婆也因此与他离婚了。这一次又蹲了三年,再度自由后彻底投靠了唐一昆,现在是东湖房地产公司的保安部主管。东湖房地产公司已经上市,其高管人员薪酬是出了名的丰厚,罗少兴在平泉也算是个人物。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729
21730
21731
21732
21733
21734
21735
21736
21737
21738
21739
21740
21741
21742
21743
21744
21745
21746
21747
21748
21749
21750
21751
21752
21753
21754
21755
21756
21757
21758
21759
21760
21761
21762
21763
21764
21765
21766
21767
21768
21769
21770
21771
21772
21773
21774
21775
21776
21777
21778
21779
21780
21781
21782
21783
21784
21785
21786
21787
21788
21789
21790
21791
21792
21793
21794
21795
21796
21797
21798
21799
21800
21801
21802
21803
21804
21805
21806
21807
21808
21809
21810
21811
21812
21813
21814
21815
21816
21817
21818
21819
21820
21821
21822
21823
21824
21825
21826
21827
2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