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生死存亡
第一章 生死存亡
驿道上,三匹急驰的驿马,离开大渝京都朝着雁荡山方向而去。前方阴霾的天际,满是滞重的层云,已经裹着了动都不敢动树梢。
雁荡山上,有一华服青年正独自坐在临天石上,右手握一卷发黄了的古书,左手搭在右手背上,静观山下风起云涌。
身后疾速跑来一童子,喊道:“公子,太师父唤公子前去。”
四匹枣红色驿马已朝着北燕方向飞驰而去。
天很黑,这是晚上?可是天际却是煞白,浓郁的雨气随着山脊刮过来的风裹着铁甲,雨还未下,衣服却已经湿透冷冷地贴在身上。
三万人的铁甲军绵延在山坳里,两处是漆黑的山头,只看到山顶朦朦的影子,和山头上被风吹的摇曳的枝头。
没有闪电,噼啪的暴雨击打声已经从队伍后面追了上来,转眼已经越过一顶锦缎马车轿子,比豆还大的雨滴砸在铠甲上的声音,这就和击在树枝上、石头上的声音参杂在一起。
重甲的铁锈味、砍刀和长枪上残留的血腥味被雨滴拍打出来,浓得化不开。
轿子内的三皇子是唯一没有被雨滴打到的人,这个轿子很小只容得下三皇子一个人。
暴雨声,很快就加入了三万铁甲军的急行军声。
鹰虎军是大渝国最精锐的军队,而这三万铁甲军是鹰虎军最后的队伍。
这三万鹰虎军原驻扎在大渝国与北燕国边境,北燕与大渝近年时有冲突,直至三万鹰虎军在年关时节,与北燕血战,才换的半年来大渝国与北燕国边境的安宁。
如果不是三皇子带着兵符,如果不是鹰虎军的参将曾庆泰从南楚前线亲自赶来,鹰虎军少帅高澜也不会将北燕边境全数鹰虎军带走,此时北燕边境空虚,而前去接防的大渝齐家军尚未赶到。
此时北燕边境只有原驻地守军,如果北燕趁机进攻,原驻地守军根本就抵挡不住北燕军队的铁蹄。
高澜接到的是大渝皇帝的圣旨:“即刻启程,全速解救正与南楚作战被困的另一支鹰虎军主力。”那是三个月前,奔赴南楚边境作战的7万鹰虎军,领军的是鹰虎军主帅高澜父亲高崇和高澜的三个兄弟。
在进入这个山谷前,已有暴雨迹象,但是前方军事紧急,高澜不敢有丝毫耽搁,一路急行军到这里。
高澜瞭望前方两侧山脉,树木茂盛,极易藏兵,山下唯一通道实乃险道。高澜叫过参将樊虎、樊豹各带自己近身卫队加速上两侧山脉探查,以响箭为号。
三万鹰虎军继续前行。樊虎、樊豹各领数十轻骑抢在队伍头里,飞速前去。
半响,三万鹰虎军先头部队已经到山峡口,高澜只迟疑了片刻,立即下令三万鹰虎军分成三队依次快速通过峡口。
高澜带着三皇子在中间这壹万的军队中间,此时第一支一万人已出了峡谷,继续向前急进。
高澜就在小轿子旁,轿内的三皇子是在赶到北燕边境宣布完圣旨后,当晚突然急症只得坐着小轿子随队,若不是圣旨有谕‘三皇子宫羽随队解围’,三皇子也不敢留在北燕边境,将会返回京都治病。
高澜任由雨水从头盔前流下,双眼从雨幕后紧盯着前方,两耳却透过雨声,只关注与两侧高耸着的山房。
三皇子在轿内,忍着颠簸的撞击,这座小轿很小,不是官轿,更不是花轿,而是特制的急行军的轿子,只专门为了三皇子赶制出来的轿子,这座轿子很结实,四周用厚棉把三皇子固定在轿内,半昏迷的三皇子努力保持着自己的清醒。
还有三个时辰就要到皇命规定的时辰,但是南楚的战场喊杀声却依然没有听到。高澜和三皇子心里很是焦急,好在三万鹰虎军安全顺利冲出峡谷。
高澜心里却是愈发不踏实,樊虎、樊豹一直没有归队,也没有让高澜听到警示的响箭。来不及细探,三万鹰虎军继续向前疾驰。
终于陆续出现战场火拼的痕迹,由于暴雨,连绵的战场到处都是流淌的血水,重叠的惨肢断臂,随处散落的败枪裂刀。再大的暴雨也没有冲散腥臭的腐血味道,到处都是挂着残肉的断骨。
就在前面,可是为什么却没有砍杀的喊叫?继续向前!高澜的感觉很不好,三皇子在略有些清醒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强烈的杀气。
低洼地,到处是残缺的尸体被很浅的血水浸泡着,极尽视野不足三尺,就凭嗅觉都知道到处的血水和残躯,透着冰冷寒气都在告诉着来访者,它们的主人就躺在这里。
总算有了声响,冷透了的心突然燃起了斗志,“杀!”爆然的杀气,点燃了漆黑的夜。这仗该如何打?!看不到对方的人,只听到不远处有了刀剑的磕碰声,人体本能的闷哼声。
高澜的三万鹰虎军喊起了鹰虎军的军歌:“鹰击万里兮,旗飞扬。杀敌立威兮,保河山。壮士高歌兮,不复还。驰骋疆场兮,男儿郎。。。”
战斗阵型摆开,呈三犄角往前,后备壹万鹰虎军已经往右侧迂回过去。正前的两万鹰虎军已经冲过低洼,越过小坡看到在暴雨中的几千座小营帐,每个小营帐里都有着剧烈摇曳的灯火。
被营帐围在中间的应和着“鹰击万里兮,旗飞扬。。。”,被雨声盖住的箭雨已经密集地击打在鹰虎军前锋营的盾牌上,冲过去,只有冲过去一切都可以改变。
南楚统帅宋启煦根本就没有料到,在这种天气下,鹰虎军的援军却赶到了,而这一支援军现在应该在北燕的边界。
南楚统帅宋启煦虽然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向攻击,但是宋启煦也知道这只能暂缓鹰虎军的攻势,宋启煦必须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腾挪出兵力来阻挡这一支鹰虎军援军。
宋启煦来不及细想,自己沿途的十几支哨队,以及安置在峡谷两侧山上的小队为什么没有阻挡住这志愿军?!为什么就连一点警示都没有?!那里可是天险,只要一支几百人的小队就完全可以将天险隔断。
就算只是大渝国的那支江湖力量也完全可以将鹰虎军彻底阻挡在峡谷里面。
里外呼应的鹰虎军,像两把出鞘的利刃,锋利无比。被围困在中间,被宋启煦以为困都可以困死的鹰虎军残部,此时犹如脱缰的烈兽。没多时,已经冲破了围在最里层的营帐。
不能让两支鹰虎军汇合,更不能让已经被打得快要失去建制的鹰虎军突围出去。大量的南楚军队被仓促调拨到背后三万鹰虎军正面。
让宋启煦没有预料到的是,被围困在中腹的鹰虎军残军,突然调头朝着身后左侧大约45度角的方向,加速更加猛烈的冲杀过去。
夜更加漆黑,雨更加狂暴,风趁机开始加剧,很远处的轰隆声越来越响。就连路都看不清,这个仗该如何打?!困在中间的鹰虎军却很准确地选准了方向,队伍如一支锥形利器,轻松地穿透了围困在中间的所有南楚营帐。
直接面对着最后的,也是最强大的外层营帐,这里布置着南楚的重甲兵。随着宋启煦快速的变换部署,这里只负责坚守。
只要防住鹰虎军残部的第一次攻击,南楚的后援兵马就能够借着营帐的零星火把,准确地围堵住鹰虎军这支残部,没有了坚固的防御,这支鹰虎军残部将不堪一击。
鹰虎军残部不做停留,突破最外层南楚营帐防御圈就直接冲了过去,看着最前面的尖锥被南楚军队砍断,但依然不停止地往前冲,即使是没能够前进一步。
当南楚的将领刚开始要嘲笑时,他的背后响起了“鹰击万里兮,旗飞扬。杀敌立威兮,保河山。壮士高歌兮,不复还。驰骋疆场兮,男儿郎。。。”而且这个声音近得已经贴在了他的后脊梁骨上。
第二支鹰虎军援军出现在了正背后,南楚军心乱了。鹰虎军的彪悍和勇猛,南楚军这一个半月来一直在领教。数倍于七万鹰虎军的南楚军队,直到现在也只是困住了他们的残部。
虽说是想困死被围在中间的这支残军,但也是忌惮于鹰虎军的彪悍和勇猛。不愿意被困兽犹斗的鹰虎军消耗自己更多的军队。
南楚的目的不只是要全歼这七万鹰虎军,而是要打到大渝的京都去。此时的南楚军队已经在另一处聚集,准备绕过峡谷,直插大渝的腹地。整条路线已经谋划妥当,就连向导都已经备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913
3914
3915
3916
3917
3918
3919
3920
3921
3922
3923
3924
3925
3926
3927
3928
3929
3930
3931
3932
3933
3934
3935
3936
3937
3938
3939
3940
3941
3942
3943
3944
3945
3946
3947
3948
3949
3950
3951
3952
3953
3954
3955
3956
3957
3958
3959
3960
3961
3962
3963
3964
3965
3966
3967
3968
3969
3970
3971
3972
3973
3974
3975
3976
3977
3978
3979
3980
3981
3982
3983
3984
3985
3986
3987
3988
3989
3990
3991
3992
3993
3994
3995
3996
3997
3998
3999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