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卷
------------
第1章 道姑
秋日凉。
院子里,婆子指挥着几个小丫鬟搬花盆,将正正要开的菊花依次列好。
一面叮嘱着,婆子一面转头往屋里看,透过半开着的窗户,与里头的二夫人季氏对上了视线。
婆子赶紧露出了讨好的笑容。
季氏只睨了她一眼,就挪开了目光,从汪嬷嬷手中接过了茶盏,轻抿了一口。
热茶下肚,季氏神色舒缓了些:“老汪啊,我们永宁侯府上上下下,并一块也没有多少人、多少事,怎么处理起来,就这么累人呢?”
汪嬷嬷道:“夫人是事事用心、亲力亲为。”
“用心了,不一定有人记得好,若不用心、出点岔子,就全是我的错了,”季氏轻哼了一声,“吃力不讨好,偏连个能接手的人都没有。”
季氏又抿了一口茶。
中馈总得有人掌着。
前年,永宁侯夫人称年纪大了,操劳不动,把掌家大权放了。
府里,长媳过世后,长子并没有续娶一位,季氏作为二儿媳,顺理成章成了接掌之人。
季氏心里欢天喜地、明面上推了三推,总算把这个香饽饽接下了。
那个时候,她确实认为掌中馈是香饽饽。
现在……
季氏只想冲前年的自己翻两个白眼。
做一个只知吃喝,有事儿讨婆母开心,没事儿自己寻开心的儿媳妇不好吗?
为什么要辛辛苦苦从早起忙到歇觉!
“累死个人!”季氏忿忿。
汪嬷嬷想了想,道:“原是府里没有其他人能操持,这会儿,夫人,不如交给大姑娘?”
“大姑娘?”季氏撇了撇嘴,“我们是永宁侯府,不是天一道观,倒也不是我这个当婶娘的低看她,听说她理道观都理得不怎么样,理侯府,我怕她给我理亏了。”
没错。
他们永宁侯府的大姑娘秦鸾,还是一位道姑。
秦鸾幼年,拜了一位师父。
最初在家中修行,八年前,随师父去了观中,逢年过节只简短家书送回来。
待师父云游后,观中大小事务,听说就由秦鸾掌着了。
季氏原以为,秦鸾还得有一两年才会下山,没想到,上月末,这位大侄女忽然送信回来,说是奉师命、要回府了。
府里见信,便安排了车马,去观中迎接。
昨日,秦大姑娘刚刚抵达。
“说起来,”季氏压住了声音,问汪嬷嬷道,“打听出来了吗?到底是什么师命,她又和老侯爷、老夫人说了什么?”
汪嬷嬷摇了摇头。
大姑娘昨儿一进府,就去拜见了永宁侯与侯夫人。
祖孙三人,闭门说了快一个时辰。
二夫人对此好奇极了,偏偏,侯夫人那院子里,轻易打听不出消息来……
季氏抿了抿唇,道:“她忽然回来,太反常了,我这心里啊,七上八下的,总觉得要出什么大事儿。”
“能有什么大事?”汪嬷嬷宽慰道,“奉师命,师命还能让她翻天覆地不成?夫人您在她幼时不曾亏待,现今也不图她什么,说穿了,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您不用担心。”
季氏琢磨着汪嬷嬷的话,喃喃道:“也是。”
汪嬷嬷又道:“不过,夫人说得也有道理,大姑娘没有接触过府中中馈,贸然交给她,确实不妥,这个家啊,还是要靠您多出力。”
季氏不愿多想中馈,只问:“她这时候在做什么呢?老老实实待在自己院子里?”
“大姑娘在自己屋里,”汪嬷嬷顿了顿,“只打发钱儿出去采买了。”
季氏奇道:“还得让个大丫鬟去采买?底下没人做事了?”
“门房上也这么问了,”汪嬷嬷答道,“钱儿说,大姑娘要的东西细致,采买的妈妈们未必懂,她跑一趟,也正好回去看一眼她老子娘。”
季氏道:“到底是什么东西?”
汪嬷嬷干巴巴笑了笑:“黄纸、朱砂、烟墨。”
季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2810
42811
42812
42813
42814
42815
42816
42817
42818
42819
42820
42821
42822
42823
42824
42825
42826
42827
42828
42829
42830
42831
42832
42833
42834
42835
42836
42837
42838
42839
42840
42841
42842
42843
42844
42845
42846
42847
42848
42849
42850
42851
42852
42853
42854
42855
42856
42857
42858
42859
42860
42861
42862
42863
42864
42865
42866
42867
42868
42869
42870
42871
42872
42873
42874
42875
42876
42877
42878
42879
42880
42881
42882
42883
42884
42885
42886
42887
42888
42889
42890
42891
42892
42893
42894
42895
42896
42897
42898
42899
42900
42901
42902
42903
42904
42905
42906
42907
42908
4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