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惊蛰1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碧波湖边的桃花已经开了,野草长满了湖提,白闪闪的湖水明净宽阔,一眼望不到头。

    顺着碧波湖往北,四处都是被花红与碧绿覆盖的山野,沿途岭影云光,明媚秀丽,拂面的春风直令人心神沉醉,李文成缓缓骑在马上,贪看着这红遮翠障的山水秀色,几乎忘了赶路。

    蓦然间,一阵马蹄声自身后响起,将他从沉醉的美景中惊醒过来,不由向后张望,只见远处四匹骏马在山间大道急促飞奔,转眼之间,便到了眼前。

    那四人朝路边的李文成瞧来一眼,立刻止住飞奔的骏马,其中一人牵转马头,向李文成走了过来。那人身形甚是健壮,背上负着一柄又阔又厚的长剑,这时径直走来,李文成心中不免有些惊慌。

    那人走到李文成身前,向他背后的剑鞘和马背上的书篓瞧了一眼,那人面色透着和善,这时朝他抱拳道:“这位小兄弟,可曾见过一个身穿黑衣,脸上罩着眼罩,只有一只眼睛的独眼人,他身上还带着这样的一柄大金刀?”那人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

    李文成心中稍安,连忙摇头道:“没见过。”

    那人顿了顿,又向李文成打量了几眼,说道:“小兄弟,这里荒郊野岭的,害人的猛兽可不少见,而且常常有强盗在此劫道,伤人性命,小兄弟你独自一人在这里游荡,只怕有些不妥当,还是早早离开吧!”

    李文成见那人面色正派,知他一片好意,忙抱拳道:“多谢这位大哥提醒。”

    那人踱马回到另三人身边,四人交谈片刻,便提马飞奔而去。

    经这一扰,李文成赏景的兴致便也减淡了不少,他抬头看了看天,估计约莫再过一两个时辰,便要天黑。

    此时四周都被山野罩住,日光透过厚厚的树枝洒到山道间,影影绰绰,倒似有些森然静谧,浑不似刚才的秀丽春色,他心中不免有些微微发怵。

    也不知天黑之前,能不能赶在到附近的城镇投宿,他这样想着,便一心赶起路来。

    行了许久,终于出了山道,两边是一片开阔的农田,目力所及之处,几间农舍稀稀落落地散在山疙瘩间,沿着路一直走,农舍渐少,几近不见。

    这时他不禁有些气馁,又行了一阵,转过一处山头,便听见了人声犬吠,只见前方不远处有座集镇。集镇不大,却很是热闹,大约来往的行人都会到此处歇脚。

    集镇里只有一家规模颇大的客栈,此时他已颇有些疲惫,进了客栈便要了间客房。关上门之后,他摸了摸怀中的信笺,便合衣躺下,闭目休息。

    李文成此行便是要将怀中的信笺送到北边的“梅花庄”,他本是“江陵剑派”的一名外门弟子,入门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此次奉师父之命跑腿送信,倒是有些欣喜。

    他入门不过两个月,平日里除了每日跑步站桩,练些基本的气力,便是打柴挑水,洗衣煮饭,偶尔也有师兄们的喝打责骂。

    他的老家在汉县,家境算是殷实,祖上一直行医,到父亲李德裕这一代,也积累了不少钱财。李德裕不仅医术高明,又善营生,且持家有方,为人厚重,在家乡父老前甚有威望,膝下三子二女,李文成排行老幺。

    李德裕一辈子行医,却倒是希望家门中能出得一位显贵之人,三个儿子自小便被送入县里的私塾学馆念书识字,期望他们能靠着读书一举登科,步入仕途,光宗耀祖。

    大儿子李文立却不爱读书,反而喜欢舞枪弄棒,在学馆里读了两年,终日无所事事,倒是和县里的街头流痞打过不少架,书没读多少,身子骨倒是硬朗了不少,最后只得作罢。二儿子李文铮性子温和,对读书这事也不甚感兴趣,家传医术倒是学得欢喜,想到终要有人继承家业,二儿子又念不好书,李德裕只好将他带在身边。

    三子中只有幺儿子李文成从小便酷爱诗书,三岁识字,八岁成诗,连家中的各种治病药方也背得滚瓜乱熟,文章更是写得花团锦簇,文采斐然,显露出令人惊讶的才学天赋,县里的私塾先生钱老夫子对他格外喜爱,赞誉他为难得一见的奇才,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哪知过了两年,突然天下大乱,兵戈四起,各路诸侯争相倾扎,战乱连绵,以至山河破碎,致仕无途。

    李家世代行医,尤以治跌打损伤最为擅长,因祖上曾习武艺,家中不管男女老少,都有习武的传统。李文成多少也习得一些,但因为大多时都在读书修文,比起两个哥哥来,身子还是单薄了许多。

    五个子女中,李德裕对聪慧的幺儿李文成最为疼爱,想着学文不成,便去学些武艺,在这乱世之中,也能多些自保的本钱。

    县里有位奇人,武艺高强,年轻时曾与人争斗受了重伤,差点丢了性命,后被李德裕所救。李德裕便想让李文成拜入奇人门下学艺。那奇人只是推辞,说自己本事低微,不敢耽误,更说远在荆州的江陵城,有个“江陵剑派”,派中人武艺远在他之上,其中“江陵五掌剑”之一的王剑松与他有些交情,愿引荐李文成前去拜师学艺。

    那奇人曾独自一人打死打伤前来寻仇的十多名凶恶流寇,在当地甚为传奇,李德裕见他如此一说,自然心动。那奇人便领着李文成来到“江陵剑派”,拜入王剑松门下。

    也不知睡了多久,醒来时,外面天已全黑,李文成肚子也饿得咕咕直叫,他爬起来出了房间。客栈的厅堂此时热闹非常,墙上的灯烛将上下三层的大堂照得一片敞亮,里面不少过路的旅客正吃喝谈笑。

    他左右看了看,找了张空闲的桌子坐下来,过了一阵便有店小二走过来,他点了碗汤面,不久店小二将汤面端过来,他便低头吃起面来。

    吃了片刻,便听旁边桌子上一人扯着喉咙大声道:“格老子的,那个胡鳖孙,莫不是他跑得快,老子便要将他另一只眼珠给挖出来。”

    李文成不禁转头望去,只见说话那人嘴角半搓胡须,年纪也不甚大,这时便听他同桌一人笑道:“李老四,少胡吹大气,当时见你差点吓得尿了裤裆,那可不是现在这般威风的样子。”

    那李老四面皮半红,大声道:“老子会怕了他!你没见老子把刀一拔出来,那‘独眼雕’便吓得赶紧夹着尾巴逃跑了吗!”

    他一说完,临桌的数人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刚才笑他的那人又道:“李老四,这两年你走东跑西,本事没长,脸皮倒是渐长啊,若不是钱老大拿出‘梅花庄’的名头吓唬他,只怕咱们这趟货凶多吉少呢!”

    听得“梅花庄”之名,李文成不由竖起耳朵留了神。旁边相邻那几桌的十多来人,皆是灰衣青履,看样子似乎都是同一路人,赶着货要送去“梅花庄”。

    他此行的目的也是要将师父给的信笺送往“梅花庄”,本也不太识路,此时便是一喜,想着正好明日跟着这群人一同赶路,也不必到处问路了。

    旁边那几桌灰衣汉子们说说笑笑,已将桌上饭菜吃了精光,便离桌散去,各自进了客房休息。此时李文成面才吃了一半,目送他们离去后,又挑起筷子准备吃起来。

    他刚低头,便听对面的凳子咯吱一响,接着面前桌子啪地一声震,他不由自主抬头后闪,碗中的面汤差点溅到脸上。

    桌子对面不知从哪里冒出两个人来,李文成不禁有些吃惊,那二人都是精瘦的模样,其中一人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一只手正按着桌子,脸上流出痞里痞气的神色,正朝着李文成上下打量。

    李文成心中一愣,放下手中的筷子,一时间也不知发生了何事。

    对面那人眼睛向李文成身上溜来溜去,朝他道:“喂,你这小子一个人占了这么大一个地方,可当真阔气!”

    李文成微微一惊,心下顿时明白,这二人多半是此地流痞,旁边偌大的空位不坐,偏偏坐到自己对面,铁定是故意找茬。他心中倒也并不惧怕,虽然拜师习武只有两个月,也只学了一套打熬气力的基础入门拳法,但寻常一两个普通的庄稼汉,他自觉也能应付得了。

    他站起身,便要端起碗筷挪到旁边的空桌,那人突然抬起手向李文成喉咙抓来,李文成本能伸手格挡,哪知那人刚抬起的手,倏地一下就已递到胸前,他只觉眼前一花,根本格挡不及,那人手爪已扣住他的衣领,将他提了起来。

    霎时间,他顿觉整个身子落了空,心中大惊,这时那人道:“这张桌子咱们两兄弟早就订下了,这时却被你霸占了,当要如何赔偿?”

    这时旁边已有几桌食客向这边瞧来,李文成只觉喉咙发紧,忍不住咳嗽起来,他心中惊惶,想要说话,却发不出声。

    那人旁边的同伴这时道:“你占了大爷的座位,误了咱哥俩吃饭的时辰,惹得大爷饿了肚皮,说不得也要赔个两三百的铜钱。”

    那人说完,突听旁边一个声音喝到:“岂有此理,这里是‘百客亭’,是‘梅花庄’地头,岂能容你们在这儿撒野放肆。”

    那声音一落,便听衣袖呼呼之声,似乎有人出了手,李文成只觉脖子一松,对面那人已松开了他的衣领。

    他落到地上,霎时间手脚无力,差点摔倒在地,突觉一只手掌抵在后背,将他托住,这才站稳。

    他连忙往旁边看去,只见一人圆圆的脸,头上戴着一顶青帽,大约三十多岁的模样,一身中长的青袍。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14 3415 3416 3417 3418 3419 3420 3421 3422 3423 3424 3425 3426 3427 3428 3429 3430 3431 3432 3433 3434 3435 3436 3437 3438 3439 3440 3441 3442 3443 3444 3445 3446 3447 3448 3449 3450 3451 3452 3453 3454 3455 3456 3457 3458 3459 3460 3461 3462 3463 3464 3465 3466 3467 3468 3469 3470 3471 3472 3473 3474 3475 3476 3477 3478 3479 3480 3481 3482 3483 3484 3485 3486 3487 3488 3489 3490 3491 3492 3493 3494 3495 3496 3497 3498 3499 3500 3501 3502 3503 3504 3505 3506 3507 3508 3509 3510 3511 3512 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