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山中暴躁小道士

    在华夏某不知名的山间,有一座不知名的小道观,那道观只有三间破瓦房,两边是客舍和斋堂,中间是供奉三清的主殿,你还别说,观虽小,五脏俱全。

    主殿的正前方,是一个不知道传了多少年代的青铜香炉,看着就十分的古朴,地面是一块块三尺左右的巨大青石铺就的地面。

    观里显得很静怡,虽然没什么香客,可是香炉中的信香,却是从来没有中断过。

    三清殿内,有一个小道士,长得眉清目秀,体态修长,十七八岁左右的少年郎,一袭青袍,手搭浮尘,头上插着

    簪子,端坐在三清殿中央,看着到是有模有样,口里不知道念叨着什么,似乎在诵道经,走近一听,却是····。

    “三清保佑,太上保佑,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小道士嘴里就这样反复的碎碎念着。

    额。

    这,很尴尬啊。

    小道士本名刘上,山下刘家村的人,十几年前,一场席卷华夏西南诸省的特大洪水,很不幸的降临了刘家村,而刘上的家人,也在这一场洪水下死光了。

    兴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不想刘家的那个只有三岁左右的孩子,却活了下来,被一个塑料桶装着,挂在了树梢之上,本在山中道观打坐的老道士,忽然心血来潮起身下山,天可怜见,哇哇大哭的小刘上,就这样被老道士带上山,更名刘裳,为新生之意。

    从此这座山中道观多了些生机,老道士远近颇有些名气,时常下山帮人修房补瓦,看病采药,一手医术救死扶伤,换取道观的香火。

    刘裳从此以后就成了老道士的小尾巴,小小的人儿穿着小道袍,走路一摇三晃,粉粉嫩嫩不要太可爱,老道士念经,他坐着睡觉,老道士睡觉,他在床上翻着跟头,一会儿爬高高,一会儿一屁股墩儿,坐在老道士脸上,差点让老道士背过气去,老道士却笑眯眯的把他举高高,折腾了大半夜,直到老道士腰酸背疼,小屁孩才打着呼噜声睡去,嘴巴还留着口水。

    就这样一晃十几年,就在去年的某个夜晚,老道士坐在蒲团上打坐,忽然睁开须发雪白的眉眼,轻声唤道:乖徒儿。

    刘裳听到,放下手中的活计,乖乖的立在老道士跟前,然后缓缓跪下,有些不知所措.脸色惨然的道:师父…。

    老道士慈祥的看着这个弟子,声音祥和平静,无悲无喜道:徒儿,为师仙缘以至,你不必悲伤,为师身后已打点一切,你若不想守着道观,就,就下山去吧,道观就还给公家,若你愿意留下,这片产业,足以养活你自己,只是,为师不在你身旁,切记不可再像从前一样了,不然为师去也去得不安心啊,唉!

    刘裳闻声只是默不作声,此刻的他六神无主,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啊,是的,他是这样认为的。

    虽然他跟着师父,这么多年他也算是聪慧,师父的一切,他都学会了,可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突然,还是忍不住哭了。

    老道闻声也是心酸,却不想表现出来,反而嗔道:不许哭,为师功行圆满,你不高兴反而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好了好了,打住。

    刘裳眼角挂着泪珠,也不哭了,望着师父,跪的笔直,痴儿啊。

    老道有欣慰,有叹息,不一而足道,暂压情绪道:你若留下继承为师香火传承,为师有一存思变神之法传你,若你下山,那就为我想办法将香火传下去,存思变神之法留与后世,你于世间寻一传承之人。

    刘裳满是迷茫和悲切的眼神,诚恳道:徒儿从小失去了双亲,自从懂事起,徒儿就当您是亲人,徒儿愿意替师父传承香火。

    老道更加的欣慰了,他其实中意的还是这个徒儿的,满意的笑了笑,抬手朝着徒儿招手道:你过来,靠近些。

    刘裳靠近,老道用尽力气抬起右手,食指点在刘裳眉心,道:抱元守一,凝神静气。

    不知过了多久,老道没了声息,刘裳默默跪着,保持着那个姿势眼角泪滴不断落下。

    道观外下起了雨,吹起了风,风不大,带起阵阵波澜,吹拂着淡淡的哀伤。

    刘裳成为了观主,渐渐的这座道观就少有人来了,谁能相信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能有什么本事?

    这不!这位观主就混的越来越惨,几乎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

    好歹也是21世纪了,无米下锅到不至于,只是某人不思进取,也算是跟他师父一样远近驰名,不过不是啥好名。

    自从老道传他存思变神之法后,刘裳终于明白修道的乐趣,学起来内修一派,少出山门,所以山下的村民也逐渐忘记了上山的道观,渐渐被你吸引去了佛门的寺庙,那边倒是香火旺盛。

    靠着师父留下的点点香火,苦修存思变神之法,也算小有成就,如今已经可以灵神出窍,去往肉身一里之内的任何地方,可就已经仿佛到了极限,再远也不敢去了,因为只要踏出这个极限,灵神就似乎被火灼烧的难受。

    他只知道存思变神首先要在内心之中观想一尊神像,取代自己的魂魄,成为灵神,师父也没有叫他怎么修炼,他就只能自己摸索,没有观想的对象他就观想三清大神,慢慢的一尊灵神就这样诞生了,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就这样修炼着,要是老道知道了非要吓死不可,也幸好刘裳心思单纯,没有被世间杂思污浊,不然就是一个元神飞灰成为白痴。

    刘裳不知道,存思变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香火念力,老道也不知道怎样修炼存思变神,所以死了也就真的死了,没有完全脱变出灵神,而刘裳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心无杂念,心思单纯,说白点就是个白痴。

    老道死后一段时间还有不少村民念着生前老道的好处,经常来烧香,所以刘裳算是占了便宜,靠着不多的念力成功诞生灵神,魂游体外,三个月了,整整三个月没有人来观中烧香许念,来游玩的游客到时偶尔闯进来,反正不要钱,如此这般,何来得香火愿力供刘裳修炼?

    自然他的修为就这样停止不前,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刘裳算是这个末法时代的一个异类了,他能和小动物们交流,能感受山川气机,也能和一些亡故的人说话,他不知道这些表现能给他带来什么,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无神论者的时代,这样的刘裳确实是一个异类份子。

    这法门自陈抟之后无人修成,后来又由此衍生内丹,符箓两派,不管是正一,还是全真,都已经算是必修课程,可以说现在只要是道门,没有不会的,但是说到成功诞生灵神,呵呵,就只有刘裳一人了,要是被人知道,一定会惊掉下巴。

    碎碎念的刘裳,他的祈求似乎得到了三清天的回应,有几人人走进了这座深山的破落道观,刘裳喜不自胜的睁开眼睛,一步就跨过大殿门槛,其实大殿真的不大,一步跨出也没什么。

    刘裳起手,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有礼。

    来人有男有女,看着似乎是来游玩的,见这道观古朴清幽,就好奇进来探幽。

    一位中年男子,穿着登山装备,手拿一根登山杖,笑着还礼道:打扰小师傅了,我们是来登山的游客,见这清幽古观,就好奇来探幽,打扰小师傅清修实在不好意思了。

    刘裳不以为意,这里经常有游客走来,看看就走,也没什么,只是有点失望,闻言笑着道:没事没事,你们随意,那我就不打扰你们游玩了。

    几人闻言反而不好意思了,那中年女子看了一眼男子道:反正来了,进庙拜神,遇寺拜佛嘛,要不我们也烧柱香?却不知道这一番话,救了他们一命。

    刘裳本没有在意几人,听那女人开口,才正儿八经的打量了几人,这一打量,他只看到几人眉心都罩着一团黑气,他虽不通人情世故,却也知道几人恐命不久矣,虽然知道生死有命,可既然遇见,那就是有缘,道化贤良释化愚,他也不懂这些啊,总之他要试着渡人。

    “时也命也,罢了罢了,相见即是缘分,贫道这里救你们一救吧!”说着只见手中拂尘一甩一挥之间,道观的大门无来由的自己关上了。

    哐当一声,吓了几人一大跳。

    莫名其妙的话语,让几人不知所措,又莫名的有些慌乱,几人脑海里第一反应莫不是遇到强盗了,黑庙了吧!

    这荒山野林的还真有可能!

    刘裳哪里知道几人的心思,自顾自的道:算是一场缘法,你们不要乱跑,过了今天,明天再下山去吧?

    说完就回到大殿里面,也不管他们在院子里胡思乱想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451 11452 11453 11454 11455 11456 11457 11458 11459 11460 11461 11462 11463 11464 11465 11466 11467 11468 11469 11470 11471 11472 11473 11474 11475 11476 11477 11478 11479 11480 11481 11482 11483 11484 11485 11486 11487 11488 11489 11490 11491 11492 11493 11494 11495 11496 11497 11498 11499 11500 11501 11502 11503 11504 11505 11506 11507 11508 11509 11510 11511 11512 11513 11514 11515 11516 11517 11518 11519 11520 11521 11522 11523 11524 11525 11526 11527 11528 11529 11530 11531 11532 11533 11534 11535 11536 11537 11538 11539 11540 11541 11542 11543 11544 11545 11546 11547 11548 11549 1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