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第一卷 国战 第二章 首战即建功
入夜,百姓都迁入城中,城外悄无声息,唯有西北方向晋军营寨火光映天,偶尔还传来战马嘶鸣,邢阳城上守军面面相觑,胆颤心惊。
风凌此时站在城墙上,观守军神色。深知“万人屠”李燕的屠城行径已经吓破了将士的胆,令守军畏惧万分,唯有逐个安抚。
好在今天他飞鹤传信惊文武,剖敌定计动陈宫,少师之名早已传遍邢阳。加上得知不日秦军来救,众将士多少有些信心。整整大半夜,风凌才算安抚完毕,随后便盘坐在城头,解剑横于膝上,稍作休息。
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将要到来。当第一缕曙光照在城楼时,黑甲晋骑就出现在西北原野上,马蹄哒哒,扣人心弦。紧随其后的是四万步军,中军大纛迎风招展,周围矛塑林立,曙晖照映其上,寒光闪闪。
十里开外大军压境,阵势沉闷如乌云压顶,让站在城头的诸多兵士不寒而栗,胆战心惊,双手几乎握不住弓矛。
守城诸将见状,连忙催促所有兵士、民夫和箭垛射手,到各自岗位待命。
和晋国的百战虎狼之师相比,陈国这些个基本没打过仗的士卒,斗志军心高下立判。要不是凭城据守,而是两军冲杀,陈军怕是立马丢盔弃甲,溃败逃散。
晋军离城三里外结阵,看到邢阳城上和瓮城站满兵卒,箭垛弓手张弦,便知陈军不肯纳降。虽是如此,李燕仍命中军开道,领二骑徐徐前行,直到离北城三百步停步,向城上喊话:“吾乃晋国上将军李燕,奉晋君旨意讨伐陈国,请陈君前来相商。”
陈君早已在公子子游的陪同下登上北城楼,坐定城楼中。听闻李燕前来相请,起身相对开口问道:“吾乃陈君,自问向来礼敬贵邦为上国,年年进献,岁岁朝贡,不曾有丝毫懈怠,晋君为何要借无名之由,兴莫名之兵,行灭绝之事。”
“晋君以为陈国不敬晋国,自有其由,吾为臣下,岂敢妄自揣测。今两国交兵,陈君以为能胜否?不能胜则请出城纳降,吾保君侯性命无忧,但公子子游敢请赴死。若然不从,破城之后君侯必遭不幸。”
至此,陈君方知花会之祸变为灭国之祸,心中暗道晋君器量之狭小,心肠之狠毒。但也徒呼奈何,国弱势小,如何与之争。
见无回旋之余地,陈君侧首看向风凌,面带询问,风凌点头示意。知道风凌准备完毕,战事无可避免,陈君当即长叹道:“同为天子治下之诸侯,无端灭他人之国,弃礼仪与古制不顾,晋君此举,必招天下诸侯唾弃。但想覆灭我陈国,不止寡人不应,城民也不答应。寡人自问非好战者,然将军破城屠戮之举,实是世人共愤,为免百姓军士遭屠灭之祸,唯有凭城坚守。”
“陈君既然执意不降,多说无益,吾决定巳时攻城,望陈君好自为之。”言罢李燕拨马便回。
此时已是卯时三刻,离晋君进攻还有一个半时辰。上将军下令将连夜组装的备娥傅带上城头。这备娥傅长一仞半,宽半仞,高两仞,用厚两寸的硬木板制成。两侧中部和上半部各开一口,口大约四寸。顶部绑有两悬绳,绳各长十二仞,绑于特制绞架,由四人负责绞绳用于升降。后部可以打开,一人藏身其中,持三仞双头矛,由绞架控制升降悬于城墙外侧,用以左右冲杀云梯攻城兵士。此器械简单易懂,寻常兵士即可操作,但却威力奇大,不惧弓箭。
兵士站列,弓手就位,器械完备。只等晋军来攻。
李燕策马回到中军,看到陈军如此阵仗,倒也无视。携破两城之士气,斩两万人之威势,不信拿不下这区区六千守军的邢阳城。当即唤来传令兵,令辎重搭建投石炬车,安装弩床云梯,待完毕后即刻攻城。
气氛越发紧张,大战一触即发。风凌背剑而立,站在城楼最高处举目远眺,视察晋军动向。
巳时钟声响起,晋军开动。盾牌士卒在西北两面各结成八个方阵,一方阵四十二人举盾开路,掩护弩床和投石炬车紧随其后,再后便是晋军弓弩手,其他步卒穿插其间。晋军尚距离瓮城一里半,守军数名弓手忽箭脱弓弦,于晋军一里前坠地。知是陈军心怯所致,晋军将士不由一阵大笑,李燕随即下令攻城。弩床劲弦立时放开,无数巨箭离弦而出,其中一支射入瓮城箭垛,两名紧张的没有来得及反应,惨叫一声中箭倒地而亡。至此,城上城下弩床隔空对射,攻守终是开始。
晋军行至城前300步,弓箭手开始对射。顷刻间,城上城下不时有兵卒中箭,或倒地,或坠下城头。攻城人员密集,虽有盾阵护持,但抬云梯和推投石炬车的并使却伤亡不断,尸首横七竖八,血热黄沙。
照理陈军士卒战力弱于晋军许多,晋军不会死亡过多,怎的如此反常?一开始晋军尚未觉得伤亡惨重,渐渐地前方站着的逐渐变少,才觉得不对劲,
见状不对,前锋偏将肖不遗忙叫传讯卒把战况报给中军。不多时李燕接到战报,登上将台一看,果不其然,晋军未冲到瓮城边上,就已经伤亡过千。于是传令加强盾守,缓慢推进。
经传令兵一来一回,晋军又折损近千。反观陈军依旧靠弓箭手攒射,目标竟一致朝盾牌保护不到的的晋军射击。李燕抬眼望向城楼,看见一青衫少年站在城楼顶上,手握宝剑左右摇指,但凡剑尖所向,弓箭定密集落下。
原来战前风凌曾嘱咐何将军,风凌剑锋所指,何见忠便指挥弓箭手的箭就朝剑锋方向集射。风凌自幼得神师传窥天神眸术,已有小成,目力极佳。现在登高观敌,自然看出地方防守薄弱之处。
虽有伤亡,李燕只当是陈军的垂死挣扎,仍令晋军强攻。终于,晋军在付出近三千的士卒后摸到墙下。剩余的盾牌卒和步卒一起架起云梯,开始登城之战。晋军刚开始登云梯,陈军当即从城头每隔两座云梯之间放下一个备娥傅。备娥傅在城下四仞以上,板厚木硬,箭射不穿,城下长矛又够不着,顿时给登城晋军以灭顶之灾。
登城晋军刚爬到四仞的高处,便被居于备娥傅内的兵士用双刃矛左右冲杀,一扎一个准,无可抵御。即使有漏网之鱼,或被城上的兵士配合以木石击杀,或被城上陈军把云梯推离城墙,导致晋军又死伤无数。
逐渐的双方血流不断,陈军在少师的和守将的指挥下杀红了眼,暂且忘记了恐惧。只见城头上落石不断,箭射不绝。
当进军全部冲到城下,弓箭手已用不着风凌指向,大可朝晋军密集的位置乱射。风凌又腾出手来指挥绞绳手们升降备娥傅,冲杀登城晋军。
整整一个时辰,晋军竟无一人成功登城,只有步弓手射落百十来个陈兵。受伤亡的影响,晋军不由自主的暂缓了攻城之势。陈军算是熬过了第一波攻势,军民士气大振。
将台上晋军主将李燕看得直皱眉头,他实在弄不明白,陈军何来如此的胆魄和决心,敢与强大的晋军死磕。何见忠又何来的领军能力,竟然能抵挡晋军洪水猛兽般的攻势。久攻不见战果,李燕气得推开鼓手,自己亲自擂鼓促战,并叫军士抬出擂木撞向城门
随着鼓声加急,晋军开始新一轮的进攻。但风凌已叫兵士用巨石把西北两门堵死,晋军难以突破,登墙成了晋军唯一的破城之径。
又过了一个时辰,在晋军的急攻之下,晋军付出了八千多伤亡后,终于有一个人登上城墙。但是没来得及扩大战果,便被乱刀砍死。主将李燕看得睚眦欲裂,却也徒呼无奈。
时至未时,晋军攻势骤降,大抵连续两个时辰未曾建功,士卒体疲肚乏,难以继战。晋军主将见状,只得鸣金收兵。此两次进攻,陈军军民阵亡近千,而晋军则是战损近万。
晋军退五里外下寨,李燕吩咐伙军搭灶做饭,急召众将入账议事。李燕坐正帅位,即问诸将有何破城之策。未曾想到陈军竟然能挫败晋军,诸将面面相窥,竟无一人出言。
参军伍修年审视上下,上前道:“陈军防守严密,虽无出奇,但章法不乱,指挥得当,往往能洞悉我军弱点破之。在下以为何见忠之流无此能耐,必有能人从旁协助。”
“既有能人协战,我军该如何破之?”
“刚刚吾军抓回来几个坠城未死的陈卒,且带过来一问。”
李燕命传令兵去奴营提陈卒,片刻即到。不经言辞恐吓,陈卒便如实招供。
得知有神师弟子相助守城,又得知城墙上的守城器械为闻所未闻的备娥傅,晋军不及防被,难怪损失巨大。再听闻秦军三日后来助陈国,晋军诸将愕然不已。事有变故,若不能及时攻下邢阳城,等秦军到来,晋军唯有撤军一途。
伍修年思索一番,道:“观今日之气象,定是无雨,且邢阳城西北面八百步有一高地适合布置“火箭神兵”,在下以为暂且休息,到了晚上悄然出动我军的“火箭神兵”,陈军必定大乱,再趁乱攻城,定能一举拿下邢阳。”
诸将皆附和称是。
见强攻不可为,为避免伤亡过巨,李燕命各军暂且休战,后令偏将纪左车秘密准备“火箭神兵”,今夜突袭邢阳城。
------------
第一卷 国战 第一章 兵困邢阳城
坤元历十三年七月末,陈国,邢阳城。
陈国算不上大国,最初也有七城之地。北边雄晋、南边强楚,西北大秦三强狼环虎视。在这个天子暗弱,诸侯争霸的时代得以存国,皆是因三强用之以缓冲,不想边境相接,陈国才能在夹缝中生存。
到了这一代陈君,更是羸弱,每有边境摩擦,都是示弱认输,因此饱受大国欺凌,更遭裂土分疆,二十年间城池七去其四,勉强保得国祚不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579
2580
2581
2582
2583
2584
2585
2586
2587
2588
2589
2590
2591
2592
2593
2594
2595
2596
2597
2598
2599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2614
2615
2616
2617
2618
2619
2620
2621
2622
2623
2624
2625
2626
2627
2628
2629
2630
2631
2632
2633
2634
2635
2636
2637
2638
2639
2640
2641
2642
2643
2644
2645
2646
2647
2648
2649
2650
2651
2652
2653
2654
2655
2656
2657
2658
2659
2660
2661
2662
2663
2664
2665
2666
2667
2668
2669
2670
2671
2672
2673
2674
2675
2676
2677
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