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刘医师
银月如钩,静静地悬挂在漆黑的夜空,一间破旧不堪的茅草房内忽明忽暗。如豆的烛光在黑夜中好似汪洋中的一叶扁舟,那么的无助,那么的凄凉。
三个人影如织布机上的梭子,映衬着如豆的昏暗烛光来回忙碌着。不知过了多久,忙碌的身影终于肯停下来歇歇脚了。三个身影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世间的所有都已经静止。突然,其中一个妇人模样的身影颓然地跪坐在地上,顿时一声声撕心裂肺地哭喊声如同炸雷一般在寂静的夜里响彻云霄。漆黑深巷中的狗儿们被突如其来的哭喊声惊得骚动了起来,阵阵狂吠声从巷子深处传来。近处平时好事的妇人们本能地如同狗儿一般嗅着不远处的哭声步履急切不约而同地向新闻事发地涌来,原来漆黑无人的街巷顿时烛光闪烁,热闹了起来。
微弱的灯光下,一个长得极为可爱的男童气息游离,紧闭双眼表情略有痛苦地躺在简陋的土炕上。男童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肮脏至极的身体上泛着片片淤青。同样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位年轻的妇人跪倚在炕边不停地浑身颤抖哭泣着。
站立在年轻妇人身旁的是一老一少两位医师,老的是师傅,那小的自然也就是徒弟了。
老医师本家姓刘,赵国人氏,定居在都城邯郸。年轻时因经常外出游离很少在家,久而久之乡亲们也就几乎忘却了他的全名,只知道他姓刘。刘老爷子年近七十,这样的年龄放在当代或许真的算不上什么,但是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那也算得上是“古来稀”了。平时里邻里街坊也都很自然地称他为“刘老”。
刘老医师年幼时就对墨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将墨家“兼爱”、“非攻”、“节用”、“明鬼”、“天志”这五个主要的思想主张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其中以“兼爱”是他最为推崇的。
老夫子世家三代为医,自己的爷爷和父亲均以医、德兼备而备受百姓爱戴。自幼受爷爷和父亲的熏陶的他,逐渐认为这世上能真正、有效地做到“兼爱”的只有医师。在他看来,一个人无论富贵贫贱、身份高低,只要是以五谷为食那么终究是会得病的。只要得病那就得医治,那就需要医师。如果医师能够做到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地对待病人,那就是最为直接的“兼爱”!于是刘老夫子年幼时就毅然地跟随父亲走名山采药、访名医拜学,走上了救死扶伤的医师之路。
对于一名医师来说,面对死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一般而言当医师时间长了,对待死亡其实也就麻木了。然而刘老医师则不同,他很感性,是个性情中人,他是极不愿意看着自己的病人无助地痛苦死去。因此自从踏上了医师这个道路,病人不论身份高低、身世出处都平等对待竭尽全力治疗,不以任何理由去拒绝和放弃找他瞧病的病人。对于没有钱治病的穷苦人则会义务治疗、免费开药,所以世人给刘老夫子一个尊称――“刘善医”。
躺在土炕上的孩子气息越来越弱,好像已经没有了呼吸,原本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神态和平时熟睡时无异。妇人依旧在没命地哭喊着自己的孩子,冰冷的泪水滴落在孩童越发冰冷的身体上,让整个本来就冰冷的茅屋更加冰冷。
“孩子他娘……唉……”也不知是为幼童即将早逝而惋惜,还是对年轻妇人这么早就要失去自己的孩子而同情,还是因自己没能挽救这幼小的生命而深深自责,看着仍在哭泣的妇人,老医师想要上前安慰几句说些什么,但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只能不住地摇头叹息。
作为近邻,这个家庭的情况刘老医师多少还是知道些的。孩子的父亲不知什么原因在孩子出生没几年就人间蒸发似的在都城内消失了踪迹至今生死不明,只留下了这苦命的母子在这里苦苦煎熬、相依为命。
母子二人居住的茅屋不仅破旧而且还很小,不大的茅屋内除了土炕、土灶以及一套破旧的桌椅也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站在屋内环视四周,凋敝、凄凉感扑面而来。
对于这样的感觉,刘医师是熟悉的。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他经常会来这个茅屋内给如今躺在炕上生死未卜的孩童看病疗伤。
由于各种原因,土炕上的孩童自打出生就不受邻里街坊待见,经常被附近大大小小的顽童欺负。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这个孩子浑身带伤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对于孩子的母亲来说,因为一些原因同样经常被欺辱的她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经常挨打却毫无办法,她能做的也只能是让孩子和自己尽量少出门了。
年轻的妇人依旧不停地哭泣着,面对着此情此景,一阵阵的酸楚涌上心头,似乎很少再流泪的昏花老眼也随之湿润了起来。
在刘老医师的眼里,这母子二人是值得同情的。街坊们不应该把自己心中的怨恨发泄在这对无辜的母子身上,尽管他们和能使全城乃至全国为之悲痛的事件有着一丝的联系。
同样,在刘老的心中,土炕上的小男孩也是值得怜惜的。这个男童很知道感恩,刘老医师采药时不止一次看到他天还没亮就不顾危险独自跑到邯山打柴然后偷偷往自己家门口送。这件事对刘老夫子的触动是极其大的。每每想到这件事,刘老医师都会情不自禁地哽咽起来,对这么小的孩子能有如此感恩之心,能够如此懂事而由衷地赞叹和震惊。
时间一分一秒地悄然流逝,夜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凉。阵阵夜风吹进屋内不经意间让屋里的人感觉到了一丝凉意。看着炕上的男孩,刘老医师不甘心让这么幼小的生命从自己的手中逝去,所以萌发了再试上一试的想法。想到这里刘医师再次坐在炕沿上,也不去过多理会仍在啜泣的妇人,直接给孩童把脉医治了起来。
一旁的妇人看见刘医师再次给自己的孩子把起脉来立刻努力止住了泪水,生怕自己的哭声影响到刘医师给孩子治疗,原本绝望的眼睛里闪现出了一丝的希望。然而现实终究还是如此地残酷,随着刘医师起身再次无奈地摇头,希望也就如同夜里的昙花、天际中的流星那般短暂,就这么无情地消逝破灭了。
也许是心中早已做好了准备,也许是眼中泪水已经流干。当刘医师再次用无声的语言“残酷”地判定自己孩子生命即将走向终结时,她没有像刚才那样撕心裂肺地放声痛哭。
这时的刘老夫子是困惑的。行医几十载的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碰到如此棘手的病情,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孩子他娘……唉……孩子现如今的状况不是很妙啊!”刘老医师转过头对依然跪坐在地上的年轻妇人轻声说道。
“孩子如今已经没有了呼吸,体温骤降并且身子也开始发僵,唉……按说……”说到这里,刘医师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强烈,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用自己几十年所学来合理地给身旁悲痛欲绝的妇人来解释孩子的现状。
还没等老医师说完,妇人的身体突然一颤,原本已经几近干涸的眼睛里泪水又重新涌了出来。
看到妇人如此的反应刘老医师满脸苦涩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唉……按说……按说孩子如今确实已经离开了人世,可是……“刘老医师说到这里脸色突然变得异常怪异起来。
刘老医师在说孩子情况的时候,尽管跪坐在炕边的妇人并没有像刚才那样痛苦地哭喊着,但是满脸泪水的无声哭泣俨然要比大声痛哭更加让人压抑、难过、痛苦。
”可是……孩子的脉搏却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异常微弱,如果不是老夫我几十年的医道造诣也是很难发现如此微弱的脉象的……“老爷子神情凝重地说着。
满脸泪水的妇人听到刘老医师说自己的孩子并没有完全死去时,原本红肿呆滞、噙满泪水的眼睛忽然泛起了一抹淡淡的亮光。
”看来自己的话会对这个很可能会早年丧子妇人的神经造成很大的刺激,自己说话务必要小心,以免刺激妇人再生枝节。“刘老医师看到妇人听到自己话后的反应不禁为之一震心中暗自念道。
”你的孩子按常规可以说已经离世了,但也可以认定为还活着,怎么说呢……如今的状况有点像……嗯……有点像什么来着?“刘老医师一时脑子短路,怎么也想不出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孩子如今的病情,只好缕着胡须苦思冥想起来。
”半死不活的活死人么……“妇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孩子喃喃道。妇人原本有神的眼睛再次被一层痛苦所笼罩,又无神暗淡了起来。
”不好!“妇人这句话还没说完,老医师的心就咯噔一下直接沉到了底。
刘老医师生怕妇人想不开赶紧安慰道:”话不能这么说,你自然也不必如此灰心。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咱们不放弃且方法得当,孩子的性命是可以无忧的。“
说实话,对于自己说的这句话刘医师自己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但是没办法,为了避免过度地刺激神经已经游走在崩溃边缘的妇人,他也只能这么说了。
年轻的妇人不置可否,也不看他,只是呆呆地看着静静地躺在破旧的土炕上的孩子。突然妇人挂满泪痕噙满泪珠的眼睛流露出了世上最为美丽的笑容,笑容里蕴含着的是世上最伟大的情感――母爱。
身旁的老医师一直注视着妇人的一举一动,生怕如今几乎崩溃的妇人经受不住过度的刺激而发生意外。如此年轻的女人却遭受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委屈和苦难,刘医师对此同情不已、唏嘘不已。
生怕发生意外的刘老医师一直观察着妇人的状态,当他看到妇人无神的眼睛里突然满满的母爱之情时,刚才已经湿润的昏花老眼终于忍不住流出了泪水。这不单是对这个年轻女人不幸遭遇的同情,更是对自己离世多年的老母亲的深深思念。
------------
第二章 赵人之痛
年轻的妇人看着自己孩子时的神情使刘老医师顿时触景生情,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夜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精神似乎也随之恍惚了起来。
母爱是神奇和伟大的,她可以触及心灵、洗涤灵魂,她是世上所有正常母亲的本能。
一阵夜风袭来,吹得炕边上的油灯剧烈地抖动了几下险些熄灭。感觉到丝丝凉意的老爷子不经意地打了个冷颤。
冷颤把刘医师的思绪从遥远的地方无情地拖拽了回来,回过神的老爷子看着刚才差点熄灭灯火似乎心有不甘地叹了口气。
回过神儿的刘老医师站在原地,虚眯着自己的的老眼把玩着自己的花白长须,好像是在想着什么。过了一小会儿,把玩儿胡须的干枯老手突然停下,虚眯着的老眼也随之慢慢睁开,意味深长地看着躺在炕上的孩子。
“徒儿,去,把带来的汤药在这里再热一下,然后把带来的草药全部捣烂留好备用”刘老医师转身对站在自己身后多时的徒弟吩咐道。
“哎!”小徒弟很干脆地答应了下来,轻车熟路地打开药箱往外掏东西。
“哦,对了,待会儿这里忙完后你记得往这里背些柴草来,知道了么?”刘老医师看着正在努力往外掏东西的徒弟补充道。
“哎呀,祖爷爷我知道啦!”正在忙活的小徒弟有点不耐烦老爷子的叨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938
6939
6940
6941
6942
6943
6944
6945
6946
6947
6948
6949
6950
6951
6952
6953
6954
6955
6956
6957
6958
6959
6960
6961
6962
6963
6964
6965
6966
6967
6968
6969
6970
6971
6972
6973
6974
6975
6976
6977
6978
6979
6980
6981
6982
6983
6984
6985
6986
6987
6988
6989
6990
6991
6992
6993
6994
6995
6996
6997
6998
6999
7000
7001
7002
7003
7004
7005
7006
7007
7008
7009
7010
7011
7012
7013
7014
7015
7016
7017
7018
7019
7020
7021
7022
7023
7024
7025
7026
7027
7028
7029
7030
7031
7032
7033
7034
7035
7036
7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