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事出有因
顺昌二十一年的春闱,礼部侍郎崔如岳任主考官,副主考分别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陈乐成以及翰林院学士胡良材。
崔如岳,显德二年探花郎;陈乐成,显德五年两榜进士第四名,;胡良材,显德七年的榜眼。
人人都说有这三个人主考,这一届的春闱只怕要落榜不少人,但选出来的必定都是人才!
可放榜之日,众人发现,头三名分别是:何有为、颜师友、袁九纲。
何有为是崔如岳的外甥!颜师友和袁九纲皆是受崔如岳恩惠的门下弟子!
众人哗然!
第二天,弹劾崔如岳徇私舞弊的折子如雪片般飞来。
第三天,崔如岳被关进了诏狱,顺昌帝下令刑部和锦衣卫彻查此事,京城中一时腥风血雨,人人自危。
……
薛丹臣从刑部出来时,正好遇到他久候不至的刑部侍郎秦方,顿时如获至宝,远远迎了上去,长长的作揖:“这次的事情,只怕要劳烦秦兄了。”
秦方赶忙把薛丹臣扶了起来:“薛兄真是折煞我也!”
他一边扶着薛丹臣往刑部走一边道:“崔大人是薛兄的至交好友,秦某知道薛兄必定不会袖手旁观,所以得到消息后就匆忙赶了回来,让薛兄久候了。”
薛丹臣笑道:“这也是巧,倘若秦兄晚来一步,我又早走一步,只怕就碰不上了,秦兄也知道,我虽然在刑部待过,可也是几年前的事了,如今的刑部尚书苏大人又和若山素来不和,我也不敢去求,只好等秦兄的消息了。”
若山是崔如岳的字。
秦方道:“事情发生时秦某虽然不在京里,但具体的过程已经听说了,只是何有为、颜师友和袁九纲皆是崔大人一手教导出来的,他们的文章风格崔大人应该比谁都清楚才是,难道批阅试卷的时候竟一点也没察觉?再者说,今年既然是崔大人任主考,该避嫌的也要避避嫌才是。”
薛丹臣叹道:“若山的性子秦兄也知道,最是孤傲,向来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也是因为何有为实在优秀,倘若为了避嫌,又要耽搁三年,大好的前途不免耽搁了,颜师友和袁九纲我也是见过的,的的确确十分优秀,前三名他们三个虽然不敢当,可高中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倘若若山不是主考,倒是一番佳话了。”
可如今崔如岳是主考官,他的外甥和学生答题如此优秀,名次如此靠前,不难让人怀疑是不是崔如岳通过什么法子作弊了。
其实崔如岳的性子大家都很清楚,包括今上顺昌帝也知道,这个人的文采可以说是当世第一,可他的不讨人喜欢也是当世第一,当年就是因为他太过狷介孤傲,先帝才把他从状元降为了探花。
这样的人,是不屑在做学问上徇私舞弊的!
所以这件事一出来,大家的反应都是崔如岳被陷害了,顺昌帝也没急着给崔如岳定罪,反而把这次会试的卷子都调了出来一一查看,这才发现其中也不乏成绩优秀者,却都被判为落榜,何有为等三人的卷子答得是好,但也没有可以入选前三名那么好。
这么一来,定是有人从中作弊无疑了!
把所有比何有为等三人优秀的卷子都判成了落榜,就为了让何有为三人拔尖!
不管幕后主使是谁,崔如岳身为主考官,都逃不掉一个失察之罪,就连陈乐成和胡良材也一起下了大狱。
薛丹臣来找秦方,一来是想了解了解案情,二来也是看看能不能托个人情,让崔如岳少受点罪,毕竟诏狱可不是人待的地方,进去了就很难出来,即便出来了也要脱一层皮。
对第一件事,秦方很痛快的答应了:“我虽然和崔大人素无深交,但薛兄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只要崔大人没做这件事,我就一定会查清楚,不会让他被小人诬陷了去,至于苏大人,他虽和崔大人不和,但我也了解他,断不会落井下石的。”
对于第二件事,他就有些犹豫了:“薛兄也知道,我们刑部与锦衣卫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新上任的指挥使又是镇国公的长子,如今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怕不好说情。”
薛丹臣也没为难秦方:“既然这样,我再另外想办法吧,好歹要见一面,把事情问清楚,倘若真的是诬陷,总会有蛛丝马迹露出来。”
从刑部告辞出来,薛丹臣直接回了家,正好在大门处遇到了从崔家回来的妻女。
薛丹臣的妻子陆夫人与薛丹臣是青梅竹马,夫妻俩感情很好,就是子嗣艰难些,如今薛丹臣四十多的人了才只得一个女儿,便是薛子桢。
薛子桢今年十四岁,明年就要及笄,开始说亲事了,因此陆夫人开始经常带她出门做客,多认识一些人。
这次崔如岳出了事,崔家乱成一团,陆夫人特地过去安慰崔如岳的妻子贺夫人,见了薛丹臣赶忙道:“事情怎么样了?”
薛丹臣道:“秦兄那边倒是没问题,但是我一说要见若山一面,秦兄就推辞了,只怕不好办。”
陆夫人的性子最是胆小懦弱,在家时被父母娇惯,嫁给薛丹臣后家里家外的事也没让她操过心,唯一的女儿又聪明懂事,在她看来,最大的事就是管家的时候被几个管事妈妈哄骗了去可如何是好,乍一听说崔如岳犯了事,惊得半响没回过神来,又最是心软,见贺夫人哭,她也没忍住,陪着哭了一场,现在眼圈还红着呢,道:“再不好办也得想法子,诏狱那种地方,进去了有几个出来的?今儿贺姐姐拉着我的手哭呢,说好歹要再见一面。”
薛丹臣蹙眉道:“事情还不到这个地步呢,说这种话做什么,明天我去镇国公府拜访,看看能不能看镇国公府的世子一面?”
陆夫人疑惑道:“镇国公府的世子?你说的是霍灵璧?”
薛丹臣也惊讶了:“他刚进京没多久,你竟然认识?”
陆夫人抿嘴一笑,道:“认识可算不上,今儿倒是巧,正好在崔家碰上了。”说着含笑看向了一直乖巧站着没说话的女儿薛子桢:“就在崔家的垂花门那儿,桢姐儿闷着头往前走,差点撞人家怀里!”
若是换了旁的爹娘,只怕觉得这事于女儿的名声有碍,但薛家不同,薛子桢打小就老成持重,没走差行错过一步,薛丹臣和陆夫人见多了女儿在自己面前拿主意的成熟稳重,如今看到了她莽撞冒失的一面,只觉得难得,陆夫人更是挽着薛丹臣的胳膊捂着嘴笑个不停。
薛子桢脸涨得通红,觉得丢脸死了,跺脚道:“娘!我只是在想事情,所以走神了而已。”
陆夫人打趣笑道:“我瞧着霍灵璧长得挺英俊的,说话也和气,若不是年纪太大了,配咱们桢姐儿倒是正好。”
薛丹臣也笑呵呵的看着女儿难得的满脸窘迫,道:“夫人还不知道吧,如今霍灵璧领了锦衣卫指挥使一职,诏狱就归他管,想见若山一面,自然要求他。”
陆夫人很是吃惊,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他去崔家!我还以为两边是亲戚呢,难道竟是去查案的?坏了坏了,老爷,咱们得去瞧瞧,万一他又把谁抓了可怎么办?”
薛丹臣的神色也有些凝重:“还不到这个地步呢。”他不想让妻女担心,便神色一缓,笑道:“你们也累了一天了,回去休息吧,我去书房处理点事,晚上咱们一起吃饭。”
陆夫人虽然担心,但也习惯了听丈夫的吩咐,遂点点头,带着女儿回了内宅。
第二天,陆夫人还要去崔家,结果针线房的人来提醒要做春裳,陆夫人便留了下来,让薛子桢一个人带着丫头婆子坐车去了,她和崔家的几位姑娘都是好友,这次崔如岳出事,她们比谁都伤心,有人安慰些总是好的。
崔家是大家族,崔如岳是长房,下面还有二房,三房和四房,因为老太太还在,大家聚居一起,格外热闹,但如今崔如岳进了诏狱,大家就都惶惶不安,别说下人没头没脑了,就连主子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宅邸颇有些萧瑟冷清。
接待薛子桢的是崔丽娘,她是崔如岳的长女,比薛子桢大四岁,已经出嫁了,她下头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崔玉娘,与薛子桢同岁,一个崔珠娘,比薛子桢小两岁。
崔丽娘神色憔悴,眼睛也红红的,她的手冰凉,薛子桢握着替她暖了一会,道:“玉娘和珠娘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942
2943
2944
2945
2946
2947
2948
2949
2950
2951
2952
2953
2954
2955
2956
2957
2958
2959
2960
2961
2962
2963
2964
2965
2966
2967
2968
2969
2970
2971
2972
2973
2974
2975
2976
2977
2978
2979
2980
2981
2982
2983
2984
2985
2986
2987
2988
2989
2990
2991
2992
2993
2994
2995
2996
2997
2998
2999
3000
3001
3002
3003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3010
3011
3012
3013
3014
3015
3016
3017
3018
3019
3020
3021
3022
3023
3024
3025
3026
3027
3028
3029
3030
3031
3032
3033
3034
3035
3036
3037
3038
3039
3040
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