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十一章 内容全部更换

本章内容可能为空,出现了一点小问题,请点击顶部“”告知,我们会尽快修复,谢谢您的支持!请稍后访问。
------------ 致看书的朋友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还是只有一更。 三宝不是专职作家,只是出于爱好才写了《太极高手在校园》这本书,《太极》是三宝写的第一本书,也是三宝第一次写小说,肯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希望大家勿怪,也希望大家能给三宝指出来,让三宝能改正,写出更好的故事来。 三宝最近遇到些棘手的事情,每天要东奔西跑的,只有晚上抽空码会字。 作为一个手残党,一个小时也就千把字,所以三宝每天都在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可是有时候确实是赶不过来,所以只好发一章。 三宝身体不太好,有时候老婆会讲,让早点睡,甚至为了这个事情,还拌过嘴,生过气,但是三宝觉得既然有人再看我的书,三宝就要坚持下去,把每天要发的章节码出来。 说实在话,我现在都不太敢看新书榜,因为排名太低,快三十万字的书,点击只有两万多点,会员点击更少,一千多,收藏聊聊无几,多么可怜的数据。 有朋友劝我切掉算了。 不过我觉得做事要善始善终,第一本书,无论如何我都要写完它,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倾注了我很多的心血在里面,我不指望它赚什么钱,但我要看着它成长。 但是三宝也希望,各位看书的朋友,能注册个账号看,最起码给三宝收藏一下,也让三宝知道有人在关注着《太极》,鲜花,贵宾什么的,各位看的给吧,三宝不强求。只希望大家看的开心就好! 三宝会尽快调整好,争取早日处理完事情,能多几章,现在只能每天保底一章,也可能会两章,希望大家勿怪。 最后,还是非常感谢大家对三宝的支持。 ------------ 静坐常思己过 今天三宝忽然发现个问题,从前天晚上开始,收藏的数值忽然开始往下掉,这几天有不少收藏《太极高手在校园》的朋友都把它下架了。 然后点击也忽然间变的很少,比原来一天的正常点击少了一半,三宝被忽然的变化搞的有点懵了。 今天三宝反思了下自己,从这个月初,家里老人去世开始,三宝因为种种的事情,每天只有一更,三千字左右,更新少了。 还有心神最近总是宁静不下来,写出来的东西,自己有点不满意,虽然一再修改了,可是还是不满意。 对不满意的章节,三宝不想随便发出去,这是对读者的一种不负责任。 所以三宝把原来的稿子都雪藏了,现在每天码出来一再修改之后才更新。 但是手太慢,两三个小时才能码出一章来,这一点三宝觉得挺惭愧。 当然这些都可以是三宝的理由和借口,毕竟更新少了就是少了,再多理由和借口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在这里三宝只能说,我尽可能的尽快调整状态,争取每天两更。 另外三宝还想请各位读者朋友,把你们对本书的看法,发给三宝,在书评留言就可以! 如果不方便的话也可以加群516927995 三宝是个新人作者,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指点和点评! 三宝在这里拜谢! ------------ 第一章 祠堂 第一章 祠堂 这一天,2005年阳历的8月18日,农历的七月十四,崔浩辰一大早就随着父亲崔致远起来去城里买鸡鸭鱼肉,买纸钱,准备香案贡品,因为到了民俗的祭祖节,也是就是七月半。 据说因为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祖先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 当然七月十五这天道教称为中元节,据说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 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正月十五),地官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则称下元解厄(十月十五)。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 其中地宫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地府的各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 道门中于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所以这一天也有说法叫“鬼节”。佛教这一天过“盂兰盆法会”。各地不一而足,形式也不尽相同。 祭祖的仪式一般都在七月底前傍晚时分,并不局限于特定哪一天,不过崔浩辰他们家里习惯七月十四这天祭祖。 一大早崔致远带着崔浩辰把需要的贡品什么都准备好了,匆忙赶回家后崔家众人又开始宰杀烧煮,一直忙活到九点多才忙活好! 汇合了崔浩辰的大伯一家后,崔家众人都来到了位于村子南头的宗族祠堂前,众人一起动手摆好了香案,然后崔致远和崔浩辰的大伯恭恭敬敬的把祖宗牌位一位一位的请出来放到刚才摆好的香案上。 然后两人又给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然后摆上茶饭祭品和酒盅,每个杯子倒满茶,酒盅满上酒,众人在旁边看着,等过了十几分钟的样子整个“吃饭”过程结束了,众人把饭菜酒盅全部撤掉,早上的仪式就完成了。 到中午,晚上还要各经行一次。然后傍晚的时候进行祭拜仪式,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然后送回祖宗牌位,送回时,要烧纸钱,衣物。整个祭拜仪式就完成了。 宗族祠堂在村子的村外头,离崔浩辰的家有一段的距离。 因为祭拜要进行一天,早上祭拜用的祭品中午晚上还要用,带回家里又不方便,所以就留下崔浩辰在祠堂里看着点。 防止小动物或者谁家的小孩调皮捣蛋给偷吃了,弄坏了,那岂不是对祖宗的不敬。所以崔浩辰就搬了个板凳坐在祠堂的边上大树下,拿了本《中国文化史》在那里看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016 24017 24018 24019 24020 24021 24022 24023 24024 24025 24026 24027 24028 24029 24030 24031 24032 24033 24034 24035 24036 24037 24038 24039 24040 24041 24042 24043 24044 24045 24046 24047 24048 24049 24050 24051 24052 24053 24054 24055 24056 24057 24058 24059 24060 24061 24062 24063 24064 24065 24066 24067 24068 24069 24070 24071 24072 24073 24074 24075 24076 24077 24078 24079 24080 24081 24082 24083 24084 24085 24086 24087 24088 24089 24090 24091 24092 24093 24094 24095 24096 24097 24098 24099 24100 24101 24102 24103 24104 24105 24106 24107 24108 24109 24110 24111 24112 24113 24114 2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