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01章 守贞岛

    大晋开国之前,社会风气已相当开化,女子地位空前优越。除去不能参加科举入仕为官,各行各业均不乏女子的身影。女巨商、女教头、女诗儒之类,比比皆是。

    大晋的开国皇帝姓薛名兆,草莽出身,自幼丧父,其母莒氏行为不端,多有不贞之举,使他饱受屈辱和鄙薄。

    许是童年留下的阴影作祟,薛兆平生最恨女子不守妇道。登基伊始,便颁下一系列约束女子德行的律法规条。并无视开明人士的反对,一意孤行地推广新政。稍有反抗者,一律进行血腥镇压。

    人到晚年愈发多疑乖戾,对女性的压制也变本加厉。不仅着人重新俢撰《女德》、《女诫》等道德范本,添加近百项堪称苛刻的规条,还勒令京城乃至各大州县修建贞女庙,塑立贞女像,强制女子崇拜信奉。

    在他看来,“处死”这样的惩罚还远远不够,遂下令将失德女子悉数流放至东海某岛。

    此岛四周遍布暗礁漩涡,终年浓雾缭绕,被流放女子往往连海岛面貌都不得窥见一二,便连人带船卷入漩涡,葬身海底。与其说流放,不如说是海葬。

    晋朝传世三百余年,几经变迁,对女子的管束早已不似开国之初那般严苛,“流放”这一习俗却根深蒂固,一直延续至今。人们也早已忘记了海岛原本的名字,都称其为“守贞岛”。

    岛上无四季,天儿好时似酷夏,天儿不好便似入了寒冬。

    此时刚进三月,晴空万里,海天一色。午后的阳光炽烈如火,烤得叶也卷了花也合了,连沙滩上的石子都明晃晃的好似出了一层油。鸟归巢兽伏穴,整座岛都静悄悄的。

    本应杳无人烟的所在,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这是一个十岁出头的女孩儿,细细的眉,大大的眼,不足巴掌大的小脸。皮肤黝黑,颇为粗糙,想必是常年风吹日晒的关系。

    一件式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袍子,已经洗得泛白,辨不出原本的颜色。穿在身上宽宽大大的,衬得身形愈发瘦小。稀疏干黄的头发盘在头顶,用一块青布帕子裹住,余下两缕布条,在脑后打成蝴蝶结。随着步子飘来荡去,平添了几分俏丽。

    背上背着一个软藤编制的扁圆小篓,左手提着袍子下摆,右手握着一根儿臂般粗细的木棍,熟练地拨开矮木丛,一路来到海边。

    在沙滩上停住了,张开双臂,深吸一口充斥着海水味道的空气,又拿手罩眼望向海天相接的地方。不管多么好的天儿,那里永远是白蒙蒙的一片,没有生机,没有希望。

    她却看得出神,久久不动,把自己站成了一尊雕像。

    一只急于觅食的海鸟掠着海面一飞而过,溅起一朵硕大的浪花,潾潾闪闪,碎金一样飞落四散。

    她似乎被这动静惊醒了,收回视线,手也放下了。轻轻地吁出一口气,摘下小篓,麻利地脱去身上的袍子,露出里面穿着的紧身小衣来。

    将袍子折好,连鞋子一道搁在高处一块平整的青石上,顺手捡一只拳头大的卵石压住。将那小篓重新背好,活动一下手脚,蹚着水下了海。走到深处,一个猛子扎下去便不见了人影。

    太阳渐渐西斜,树石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海面上起了风,将积蓄了大半日的热度扫去一半。几只叫不上名字的小兽探头探脑地来到沙滩上,翻食着被冲上海岸的虾蟹。

    只听“哗啦”一声巨响,先前消失的女孩儿自海面上露出头来。小兽们惊然四散,甩开四蹄,一溜烟儿地钻进树林。

    “胆小鬼。”

    女孩儿轻笑一声,抹一把脸上了岸,将背上犹自滴着水的小篓摘下来。下去之前空空瘪瘪的,这会儿已鼓鼓囊囊地装满了东西。

    这个时节天黑得快,她也不在海滩上多作停留,飞快地穿好了衣服鞋子,提上小篓,循着原路往回走。穿过一片树林,越过两个小山岗,再沿着一条小河往上游走个一半里路,就到了一片开阔的谷地。

    两间倒塌的小木屋,几片刚刚开垦出来尚未播种的田畦,四周圈了一圈树枝插编的篱笆。靠近河边的空地上架着火堆,上头悬着的瓦罐正咕嘟嘟地冒着热气。

    一个年近三十、头包青帕的妇人正在河边洗着一把野菜,不时地扭头看向谷口的方向。一眼瞧见那女孩儿,便忙忙地站起身来,“沐兰,你回来了?”

    “张婶。”被称作沐兰的女孩儿笑着喊了一声,加快脚步来到她跟前,晃了晃手中沉甸甸的小篓,“今天运气不错,捞到不少好东西呢。”

    张氏不急着去看篓里的东西,拉着她关切地打量,“没伤着吧?”

    “哪儿能伤着。”沐兰满不在乎地笑道,“又不是头一回下海了。”

    张氏抿了抿唇角,还要说什么,就听身后传来一声娇笑,“张姐姐还当沐兰是小孩子呢,她都快十二岁了,若不是困在这鸟不生蛋的地方,都该绣嫁妆准备嫁人了。”

    “嫣红,你胡说什么?”张氏拉下脸来。

    她最是疼爱沐兰,平日里没少为沐兰的将来操心,嫣红说这话无疑是戳她的心窝子。

    嫣红撇了撇嘴,似是不屑于跟她争论,自去翻看篓子里的东西。

    张氏抢在她前头将那篓子一把提起来,“上有老下有小的,且轮不到你先挑。”

    嫣红鼻子里“嗤”了一声,“我就看看怎地了?当谁稀罕这些个死人的东西呢。”

    “你……”

    “张婶,莫跟她一般见识。”沐兰拉住气红了脸的张氏,又瞥了嫣红一眼,“不稀罕我捞回来的东西就自个儿想法子去,莫在这里说三道四讨人嫌。”

    嫣红不怵张氏,倒对沐兰有几分忌惮。见她着恼,忙又“噗嗤”一声笑开了,“哎哟哎哟,瞧你那小脸儿,绷得跟门神一样。

    你也知道姐姐我不会说话儿,有时候就是图个嘴上痛快,没旁的意思,你就饶了姐姐这一遭吧。”

    说着便贴过来,伸手去搂沐兰的肩头。

    沐兰不耐烦跟她纠缠,借着跟张氏说话的机会闪开去,“张婶,我先去洗洗换身衣服,一会儿来帮你做饭。”

    ——
------------

第002章 流放者们

    除去沐兰、张氏和嫣红,岛上还住着三个能喘气儿的人。一个是辣椒婆,一个是郝姑姑,再一个就是吴语桐。

    六个人中数辣椒婆年纪最大,今年已经六十有二。她不是第一个活着来到岛上的流放者,却是在岛上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三十四年七个月零九天,每一天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次之便是郝姑姑,来到岛上也有将近二十年了。张氏十三年,嫣红六年,吴语桐时间最短,是去年才被流放过来的。

    至于沐兰,她是本地人,一出生就在这个岛上了。

    上辈子她是一名中学的体育老师,运动会上出了事故,她挺身挡住飞来的铅球,救了学生的命。送到医院抢救无效,然后她的照片就被挂在某市专门用来缅怀烈士的纪念馆里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555 9556 9557 9558 9559 9560 9561 9562 9563 9564 9565 9566 9567 9568 9569 9570 9571 9572 9573 9574 9575 9576 9577 9578 9579 9580 9581 9582 9583 9584 9585 9586 9587 9588 9589 9590 9591 9592 9593 9594 9595 9596 9597 9598 9599 9600 9601 9602 9603 9604 9605 9606 9607 9608 9609 9610 9611 9612 9613 9614 9615 9616 9617 9618 9619 9620 9621 9622 9623 9624 9625 9626 9627 9628 9629 9630 9631 9632 9633 9634 9635 9636 9637 9638 9639 9640 9641 9642 9643 9644 9645 9646 9647 9648 9649 9650 9651 9652 9653 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