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回
&nb
&nb
&nb..o
&nb天刚蒙蒙亮,村里的公鸡就开始此起彼伏地打着鸣儿,奋力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nb韩玉娘推枕而起,睡意缱绻地打了个哈欠,转头看看身边还在熟睡中的两个小人儿,伸手给他们掖了掖被角,然后轻轻挪身下**,穿衣梳头,开门去院子里打水。
&nb刚打上来的井水冰凉,微微刺激着她敏感的神经。
&nb北方的初春,总是难熬,韩玉娘住在怀德村已有五年,还是适应不了这里的春寒。她本是生在江南小镇,从小顺风顺水的长大,一直长到十岁,才不得已跟随父亲搬到这里。
&nb韩家祖宅的不大,只有三间并排而建,相互贯通的土坯房,外加一个朝南的小院子。韩玉娘带着弟弟妹妹住在西头,父亲韩修文独自一人住在东头,中间的那间用泥墙隔成两室,另开一个门用帘子遮住,西边这侧当作厨房,摆放水缸,堆存粮米,东边那侧是客厅也是饭厅,摆着两张大方桌和四条长板凳,到了天冷的时候,也是父亲教书的地方。
&nb韩玉娘的父亲韩修文是个读书人,也是村里唯一考进县学的秀才,曾经无比风光。他一心想要光宗耀祖,可惜连考三年都觅举不成,最后穷到家徒四壁,无米下炊,不得不放弃仕途这条路。好在,他是个能文识字的读书人,要找个糊口的营生,也不算太难。
&nb求学期间,韩修文结识了不少同命相怜的朋友,靠着朋友的帮忙,他有幸谋得一份给人当师爷的差事,最后,又跟着得到提拔的知县老爷一道去江南的临安上任,一呆就是十年……其间,韩修文攒下不少家底,还娶了一家小户人家的女儿为妻,生儿育女,小日子过得倒也有滋有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知县老爷因为一桩冤案不小心得罪了知府家的亲戚,结果被人家报复陷害丢了官职。韩修文虽只是个无名师爷,也难免受到上头的连累,最后只能收拾收拾返乡种田。
&nb正所谓祸不单行,在返乡的途中,妻子柳氏因为感染风寒,不幸撒手人寰,只留给他三个儿女。韩修文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怀德村,家中的双亲早已不在,身边也没有可以来往的亲戚。他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靠着手头微薄的积蓄和祖上留下的几亩农田,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nb韩修文有两女一子,长女韩玉娘今年十五岁,次女韩玉环和儿子韩玉郎,乃是一对儿龙凤胎,如今还不满六岁。常言道,长兄为父,长姐为母。自从母亲柳氏病逝,韩玉娘便和父亲一起挑起家中的担子,负责家事,照顾弟妹。
&nb从前在临安,她也是有丫鬟伺候的小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现在,衣食住行全都要靠自己打理。一晃五年过去了,不管韩玉娘愿不愿意,都得适应这里的生活。每天晨起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灶房的大水缸蓄满水,然后喂鸡喂羊,生火做饭。
&nb晾干的稻壳,掺和点切碎的白菜帮子撒到鸡圈,不一会儿就被吃得干干净净。
&nb趁着鸡不在窝,韩玉娘连忙走过去,伸手从里面摸出三个热乎乎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揣好。这三个鸡蛋是家里每天仅有的荤腥,照例要做成三样儿。一个给父亲摊面饼,一个给妹妹蒸蛋羹,最后一个给弟弟煮粥吃。
&nb伴着阵阵饭香,家里人也都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nb韩玉娘早早备好热水,妹妹玉环拉着玉郎乖乖蹲在木盆前,你一下我一下地给对方洗了脸。他们俩是龙凤胎,模样长得极为相似,看着对方,就像是在照镜子一样。
&nb两个孩子洗完之后,韩修文也跟着挽起袖子洗了洗,玉环还不会梳头,拿着头绳缠了半天,也没有把辫子扎好,嘟着小嘴道:“爹爹,给环儿扎辫子。”
&nb韩玉郎也跟着学,揪起自己的一缕头发道:“爹爹,我也要扎辫子。”
&nb韩修文闻言皱了皱严肃的脸。他有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不笑的时候看起来有点凶,皱眉的时候显得更凶,但也只是看起来凶而已。
&nb韩修文把女儿玉环拉到身前,自己坐到板凳上,睁着大大的眼睛,仔细的盯着手心儿那把软乎乎的头发,聚精会神地摆弄了起来,脸上认真的神情如临大敌一般。
&nb韩玉郎见爹爹不理他,就自己给自己梳,把头发扎成冲天的小辫,结果被韩玉娘弹了脑门儿:“不许胡闹,吃饭了。”
&nb听见“吃饭”二字,韩玉郎圆溜溜的大眼睛瞬间笑眯成了一条缝儿:“我要吃饭。”说完,就咚咚跑向了饭桌。
&nb韩玉娘追了过去,给他重新拢好发髻,跟着又洗了洗手,把早饭端了上来。四个苞米面贴饼和两张鸡蛋烙饼,一碗甜水蛋羹,一锅鸡蛋白米粥,外加一小碟黄金色的萝卜干和黑乎乎的酱黄豆,整整齐齐地摆满方桌。早饭是很重要的,吃的不饱,一天都没力气干活。
&nb一家四口坐好吃饭,不论大人小孩,吃相都是斯斯文文。
&nb食不言寝不语,是韩家的规矩。
&nb吃过了饭,韩玉娘手脚麻利地收拾好碗筷,准备要去地里干活。她才背上竹篓,玉环和玉郎就一左一右扯住她的衣角,仰头眼巴巴地瞧着她。
&nb韩玉娘低头一笑,望住两个小人儿道:“姐姐要去干活了。”
&nb“玉环要和姐姐一起去。”
&nb“玉郎也要去。”
&nb他们年纪虽小,但也知道姐姐的辛苦。
&nb韩玉娘轻轻拍下他们的小手,蹲下身子,梨涡浅笑道:“你们跟去做什么?回头玩得一身土,还不是得我来洗。”
&nb“我要帮姐姐干活,帮姐姐挑水。”玉环一脸倔强,不想被姐姐看扁,伸手去拎起地上的木桶,走得摇摇晃晃。
&nb“我也帮姐姐挑水。”玉郎笑嘻嘻地附和,不过他对木桶不感兴趣,只拽着姐姐的衣服撒娇。
&nb韩玉娘柔柔一笑,嘴角的梨涡更深:“玉环和玉郎听话,姐姐去去就回,你们乖乖在家,听爹爹给学生教课。”
&nb韩玉娘把弟弟妹妹扯送到韩修文的眼前,嘱咐道:“爹,我下地干活去了。午饭等我回来做……”话还未说完,一声清亮的女性嗓音从院外头传了进来:“韩大哥在家吗?韩大哥……”
&nb这一声“韩大哥”叫得韩修文身形一僵,脸色瞬间变了,忙背着手踱步进屋,理也不理外面叫门的人。
&nb韩修文是怀德村唯一的秀才,如今又是一位教书先生,平时村里人见了他,大多都是客客气气地唤他一声“韩先生”,最不济也会叫他一声“韩秀才”。满村上下,只有一个人会唤他为“韩大哥”,就是在村东头住着的年轻**万秀秀,人称“豆腐西施万人迷”。
&nb这个万秀秀刚刚三十出头,圆盘脸,丹凤眼,长得略有几分姿色,身上总是穿得利落干净,透着一股子精明的爽朗。万秀秀秀的丈夫死得早,她无儿无女,只守着丈夫留下来的豆腐坊,一直没有再嫁。村里想娶她的人不少,可她一个都看不上,只嫌他们都龌里龌蹉的,直到韩修文的出现,心里的念头才活乏起来。
&nb韩玉娘往外探一探头,见她正站在院门口朝屋里张望,只得背起竹篓,拿好木桶,迎了出去。
&nb万秀秀经常这样挎着个小竹篮过来,给他们送吃送喝。虽是藏着私心,但到底一场乡亲,见面免不了还是要客气客气的。
&nb见有人出来,万秀秀忙摇了摇手里攥着的花手绢,可惜来的人,却不是她想见的那一个。
&nb韩玉娘看着她略带失望的脸,嘴角轻抿,微微一笑道:“万姑姑来了。”说完,打开院门,却并不让着她进去。
&nb“玉娘啊,看我带什么好东西来了。我家亲戚给我送了点山货,我给你爹……你们拿了点儿。瞧,这是煲汤用的蘑菇干,这是干木耳用水泡一泡,炒着吃最香。”万秀秀献宝似的把自己竹篮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拿出来给她看,一双眼睛却有意无意地往屋里飘。
&nb韩玉娘上前一步,不经意地用身子挡住她的视线,道:“多谢您的好意,只是,这些东西我不能收。”
&nb万秀秀不等她说完直接把竹篮塞了过去,攥着她的手,亲亲热热道:“你这孩子跟我还客气什么?都不是外人……”
&nb她的手小,摸起来滑溜溜软乎乎的。万秀秀低头瞧了瞧:“呵,瞧你这双手软和得像水做似的,一看就是享福的命。”
&nb她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54
2755
2756
2757
2758
2759
2760
2761
2762
2763
2764
2765
2766
2767
2768
2769
2770
2771
2772
2773
2774
2775
2776
2777
2778
2779
2780
2781
2782
2783
2784
2785
2786
2787
2788
2789
2790
2791
2792
2793
2794
2795
2796
2797
2798
2799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2814
2815
2816
2817
2818
2819
2820
2821
2822
2823
2824
2825
2826
2827
2828
2829
2830
2831
2832
2833
2834
2835
2836
2837
2838
2839
2840
2841
2842
2843
2844
2845
2846
2847
2848
2849
2850
2851
2852
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