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胎穿
王骏感觉自己睡了很久很久,睡得很沉很安心,他都不愿醒来。.pbtxt.
渐渐地,他偶尔感觉到有人透过被子在叫他起床,声音温温柔柔的。又像是有很多人在他房间外面开Party,隔着一堵墙,都听到模模糊糊的乐声和人来人往的喧嚣声。这个时候,王骏不由想起了隔壁那个老爱在三更半夜飙歌的小鬼,他恼火地想,这些扰人清梦的讨厌鬼!等我……zzzZZZ
好吧,他大概真的是太累了,精力甚至不足以用来发怒,他只是动了动手脚,就陷入了黑甜的梦乡。直到有一天,一股巨力向他袭来——
狗屁的梦乡啊摔,老子居然在娘胎里呆了好几个月,怪不得怎么睡也睡不醒!被那股巨力挤出娘胎的王骏悲愤地想,我不过是在自家床上睡个觉而已,怎么就穿越了?!我刚买的□□泡面还没开箱呢!我还没来得及教训隔壁的小鬼头呢!
zzzZZZ……
显然婴儿的大脑不能支持王骏同学那过于活跃的思想,为了防止CPU过热,它关机了。可怜的王骏,去向周公抗议吧。╮╭
约两年后。
荣国府的小花园。
一个粉嫩的小孩蹲在一株怒放的菊花前,着浅绿色对襟粉色裙袄的十六七岁的少女低头静默地站在一旁。那个小孩就是王骏。现在他的名字叫贾瑚。
根据娘亲贾刘氏的话,贾瑚出生在冬日,满月过后就是新年,所以只过了两年多,他却已经四岁(虚岁,小孩一出生就是一岁,过个年两岁,再过两年,就是四岁)了。
四岁的贾瑚在赏花。
那恣意粲然的淡黄色花朵上层层叠叠的花瓣,有种繁复的美,那张牙舞爪的气势,倒不像是在深秋,倒像是在生机勃勃的夏天。这是菊花。
“夏荷,去把母亲桌上的那个景蓝色的美人觚拿来。”贾瑚忽然开口道。
夏荷不敢怠慢。哥儿年纪虽小,人却不好糊弄。她低低地应了声是,就快步向后退下。夏荷抬头张望,这只是荣府内花园很小的一角,几乎没什么人会来。夏荷找不到人替她去通知夫人那边的丫鬟,她跺了跺脚,小声骂道:“这些小蹄子,要用人时又不知道跑哪去了!”只好亲自跑一趟。.pbtxt.
“母亲。”贾瑚正要去母亲房里,却在路上看到一群丫鬟媳妇簇拥着的一美妇,他眼前一亮,急忙小步跑过去,他仗着年纪小,便没有行礼,只是脆生生地叫了一声,就扑了过去。
那美妇鸭蛋脸面,柳叶眉毛,鼻腻鹅脂,削肩细腰。正是贾刘氏。她抬眼便看到小孩一颠一颠地向她扑来,不由展开了笑颜。她抱起小孩,看着后面跟着的两个大丫鬟。
一个提着装着修剪花枝的小剪刀等工具的小篮子,那是沉稳些的夏荷。一个抱着一瓶花,仔细一看,那瓶子正是她房里用来插花的美人觚。两人见着大夫人,齐齐屈膝请了个安。
贾刘氏向她们点了点头,抬脚就走,边走边问她怀里的贾瑚:“瑚儿,花是哪来的?”
贾瑚回道:“我在小花园里摘得。”说完又补充道,“我见它长得极好,开地烂漫,便想带回来也给母亲看看。”
贾刘氏笑得合不拢嘴,夸他有孝心。贾瑚默默地听着,时而抬头咧咧嘴,表示自己被夸奖很开心。
转眼就到了大房所在的院子。母子两又说了些话,喝了杯茶,休息一会儿。贾刘氏就开始教贾瑚念诗。
不得不提一下这里的语言,听起来有点像是地方上的方言。它既有有短而促,长而缓的音节,又有高声低声之分,说起话来真的就像唱歌一样好听。前辈们穿越后很快就和土著毫无障碍地交流,这在贾瑚看起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他是胎穿,也就是这一年来,才渐渐地听得懂这里的话,会写一些字了。
好在文字是繁体字,贾瑚勉强看得懂。学了几首诗,掌握了读音后,贾瑚很快就把它背了出来。贾刘氏高兴地摸了摸贾瑚的头。贾瑚感受着母子间的亲密,也觉得很是享受。小小的内室里流动着脉脉温情。可惜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才又学了一小节的三字经,就见一个小丫鬟来回:“太太那里传晚饭了。”于是,呼啦啦一大群人又移步太太的院子。
贾瑚瞟了一眼太太正院上的牌匾,“荣禧堂”,母亲教他念过。
这是很大的一家子。祖父,太太,父亲,母亲,二叔,二婶,还有二婶肚子里那个,明年贾家将会有七口人。
祖父很威严,看起来一点儿也不老,他很重视子孙的学业。
大家族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大家吃饭都是不说话的。今天的菜照样很丰盛,贾瑚每次吃饭时都在心里感叹,“真不愧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至于贾瑚整个人都是肉嘟嘟的。
寂然饭毕,大家漱了口。丫鬟们上茶。大家就一边喝茶,一边慢慢儿说会儿话。贾瑚不知道在哪儿看到饭后喝茶不利于养生,就只是端着,并不喝。只竖起耳朵听大人们讲话。
祖父先是问二叔:“政儿,最近读书如何?”
二叔毕恭毕敬地回答:“儿近来自觉颇有进益。”
祖父问:“这次科举可有把握?”
二叔谦虚地回道:“儿愿勉力一试。”脸上却不自觉挂起了笑容。
祖父从小儿子的神色中看到了希望,也不由畅快地笑了起来,“好!我就等你金榜题名!”
太太,也就是贾瑚的祖母,听到那头男人们的谈话终了,才高声笑道:“老爷瞎操心,政儿读书什么时候叫人担心过。——你倒是好好管管赦儿。”
太太的声音从屏风那头传到这里,贾瑚听到了,偷偷看向他爹,老爹的嘴又歪了,胡子也揪下来几根。贾瑚暗地里发笑。
他是不知道爹哪里做的不好,太太总是偏心二叔。不过他爹也不是吃素的。
果不其然,一场撕逼大战就此展开。
贾瑚不去看任何人,只盯着眼前这杯茶,悄悄竖起耳朵。只听见他爹说道:“二弟呀,我今天碰到国子监的祭酒,问了问你可有考中的可能,祭酒大人可说你悬喽!”
那边传来太太的断喝:“瞎说!你就不能盼点儿你弟弟好?!”
然后那边不等二婶假惺惺的说些火上浇油的话,他娘贾刘氏就开始扯开话题,完全不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这是很有用的一招,贾刘氏是宫里有封号的四个妃子里淑妃的嫡妹,淑妃经常召见她,所以太太不太下她面子。
再说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话。贾瑚听得多了,就知道他爹说话完全是怎么爽怎么来,不带脑子的。比这过分的有的是。就连祖父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贾瑚的祖父,贾代善,暗想,谁叫史氏老是偏心小儿子,大儿子心里不爽,叫他说几句刺人的话,也就罢了。况且赦儿也不会撒谎。史氏太不像话。
贾代善只当没听见贾母的喝声。他问及详情。贾赦就把他怎么通过金石圈子里的人认识国子监祭酒,两人今天碰见又怎么聊了聊古物,祭酒大人又怎么不经意提起这届主考官的偏好,以及对贾政的一些评价。洋洋洒洒,详细说来,一句不漏,而且贾赦保证句句属实。
听罢,贾代善很欣慰,赦儿还是很友爱弟弟的。贾代善叹息,当初都是他的错,两个儿子都没带到身边教导,导致一个纨绔,一个迂腐。他又安慰自己,赦儿眼色还是有的,至少不会出大错。瑚儿这一代才是贾家复兴的希望,要好好教导。
贾母对贾赦的识相表示高度赞扬,还特意赏了一杯茶水。
贾赦乐呵呵地喝着茶水,嘴角却不经意间露出一丝嘲讽。谁稀罕太太的施舍,不过贾政即使提前知道考题都没用,假正经的才学,贾赦充满恶意地想,也就糊弄糊弄太太了。
大家又说了些琐事,贾代善和贾母就先离开了饭厅。接着大家都散了。贾瑚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回了兰芳院。
贾母对两个儿媳妇很苛刻,以前是两人轮流给婆婆和小姑子布菜,还能胡乱吃点,现在王夫人月份大了,贾刘氏一个人要照顾两个人,累的够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873
14874
14875
14876
14877
14878
14879
14880
14881
14882
14883
14884
14885
14886
14887
14888
14889
14890
14891
14892
14893
14894
14895
14896
14897
14898
14899
14900
14901
14902
14903
14904
14905
14906
14907
14908
14909
14910
14911
14912
14913
14914
14915
14916
14917
14918
14919
14920
14921
14922
14923
14924
14925
14926
14927
14928
14929
14930
14931
14932
14933
14934
14935
14936
14937
14938
14939
14940
14941
14942
14943
14944
14945
14946
14947
14948
14949
14950
14951
14952
14953
14954
14955
14956
14957
14958
14959
14960
14961
14962
14963
14964
14965
14966
14967
14968
14969
14970
14971
14972